一道申论的理由分析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4:08:41
有一个病人需要动手术,他打听到两位在这方面的权威医生。根据过去的记录资料得知,A医生动这种手术率是70%,B医生是65%。病人希望手术成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B医生。两位医生执行这种手术的次数,费用,地理条件和医德等,完全相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道有趣的分析题

B医生认为自己的成功率较低,会非常努力以赶上A医生,而A医生觉得自己成功率较高,肯定不如B医生用心。

看过一个文章,跟这个的道理差不多。。。

别抱不哭的孩子

人际交往最难的是什么,要叫我说,最难的是接近。道理再简单不过了:没有接近,就没有交往,就像没有开花就不会结果一样。
在这上头,作家赵树理可作为我们的榜样。一本书上说,老赵下乡有个经验,不抱不哭的孩子。但若一位大嫂怀里抱着个孩子,孩子正在哭着,他就会接过孩子,一边哄着孩子,一边和大嫂说话,很快就亲热地谈起来了。起初看到这儿,我以为是写书的人弄错了,应该是不哭的孩子抱过来,正哭着的孩子躲开点。你看,孩子正哭着,你去抱,不是自讨苦吃吗?

过了多少年,我才想通这个道理。写书的人没有弄错,就是抱正哭着的孩子。老赵真是聪明绝顶。

先得作个界定,能抱在怀里的孩子,怕不会超过三岁。这样的年龄,任情任性、无牵无挂,既不会敬重名人,更不会畏惧权贵,哭与不哭,连想都不会去想,全凭他一时的感觉。再从发展的趋势说,正哭着的孩子,不外乎是两种可能:一是继续哭下去,再是慢慢地停下来或戛然而止。孩子哭着,你不负任何责任,因为他原本就在哭着,而一旦不哭了,你就平白地得到一份好处。原本就不哭的孩子,也有两种可能:一是继续不哭,再就是哇的一声哭了。不管他是为什么哭的,都是在你手里哭的,你都会落个“不讨孩子喜欢”的名声。老赵的聪明在于,他选择在孩子处于逆境的时候给予关怀。

人际交往的道理也是这样。与人交往,若能在对方处于逆境时给他一点关怀,真是功德无量。若是出于需要才去交往,不管怎样必要,都会让人觉得有些势利。两者的不同处在于,逆境时的交往要的是真诚,顺境时的交往要的是技巧。不管什么时候,真诚都比技巧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