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钾为什么是一价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1:50:12
我对化合价不理解,为什么这么规定,为什么有的原素有多个化合价

简单的说
元素有不同的电子层 每层都分布着1-8 (或1-18)个电子 最外层的电子根据原子核的引力不同 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容易失去电子 变得稳定 K Na 最外层有1个 就容易失去。而其他元素可以失去电子或者得到电子 或者使外层电子半充满而稳定 进而有不同的化合价

因为钾只有一个易失去的电子

原子的结构你应该知道吧,每一个电子层都有自己所能容纳的最大电子个数,为了方便起见,就记为A吧(A可以随著电子层的不同变化),当最外层电子数小於A/2时,就容易失电子而成为阳离子,但失最多也只能把最外层的全部失掉(只有主族金属,因为你说的是钾,其他的就54掉...),正好钾最外层是1个电子,所以就是+1价咯,你也可以看看其他比如钙,镁等,也符合这条性质

如果你是初高中学生的话这个知识点知道就行了,更深的知识可以到大学里去理解。

各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时,其原子数目的比例是一定的。比如水分子即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这说明一个氧原子有结合两个氢原子的能力。为了描述这种特定的比例关系,说明各个元素的结合其他原子的能力,从而预测化合物的元素比例,人们赋予了每个元素一个有正负号的数值——化合价。这样做是方便有效的,因为通常元素的结合能力是固定的,比如氧原子可以结合两个+1价的氢原子,在结合同为+1价的Ag时,也是结合两个。
在实际应用中,规定氧是-2价,氢是+1价,再通过氢氧与其他元素化合物的比例来确定其他元素的化合价。比如MgO的化学式说明镁是+2价,H2S的化学式说明S是-2价,总之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虽然一般情况下元素成键能力较为稳定,化合价也固定,但是变价现象仍是很普遍的。一般金属是较少变价的,但非金属往往有多价态,因为其结合能力是会变的。

化合价,其实是原子得失的电子数。原子得一个电子,即显-1价,失去一个电子显+1价。
根据熵增原理,自然界一些都是向着稳定发展,原子也不例外。原子想要达到稳定状态,其最外层电子数要是8(若只有一层,则为2)。钾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 8 8 1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即达到稳定,也就是失去一个电子,即为-1价。
有关内容可参阅保利(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原理、能级交错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