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维吾尔族第二故乡历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5:33:21

从常德古城出发,沿省道226线奔桃源仙境而来,过河洑穿陬市,眼前豁然开朗,一座座漂亮别致的村民议事大楼,一条条亮丽洁净的水泥村道,一排排掩映在绿树果林中的楼台亭榭,一户户幽静雅致怡然自乐的农家小院,村街小巷,田畴山野,炊烟缭绕,青绿葱茏,处处充满着勃勃生机。亲临其境,你也许会留恋陶醉——这就是有着“维吾尔族第二故乡”美誉的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
  “枫树”一词源于《桃源县志》记载:“县东20里,有枫树,夏绿秋红,景色宜人”,因此而得名。 建国前,这里分属陬市镇、浯溪河乡,解放后设田河、黎家坡、桐岭、大家滩、枫树、巴溪、庄家桥、金鸡山8个小乡,属于桃源县第三区、第四区。1956年撤区并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1年缩小公社辖区,建枫树公社。1983年撤社,建枫树乡,1986年10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枫树乡,成立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
  全乡土地面积58.95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30411人,其中维吾尔族7688人,回族2316人,是除新疆外最大的维吾尔族群聚地,也是湖南省八大常居少数民族之一。由于湖南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地在桃源县,而桃源县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地在枫树,因此枫树又素有“维吾尔族第二故乡”之称。
  维吾尔族,源于我国西北的新疆。“维吾尔”是这个民族的自称,意为“团结、联合”。唐以前称“袁纥”、“韦纥”,唐时改称“回纥”、“回鹘”,元时又称“畏兀儿”或“畏吾”等。尽管史称各异,但民族相同,有自己的语言,有文字,多信奉伊斯兰教。那么,为什么远在边陲的维吾尔族,会在江南水乡定居呢?
  据《湖南维吾尔族世系源流》、《湖南省志》、《常德府志》、《桃源县志》、《湖南维吾尔族》以及《翦氏族志》等史料记载:湖南维吾尔族的祖籍不在桃源,亦不在湘楚之地,而是元朝时期在我国西域高昌王国的统地,即现在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属高昌王国的一个望族。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统帅下的一支伊斯兰军将领哈勒,曾任高昌王国兵马大都督,尔后率军攻灭西夏,进入了现在的甘肃、宁夏一带,他的后裔也因此一直在元朝为官。
  公元14世纪中叶,元灭明兴。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平定南方叛乱,巩固其统治地位,起用了哈勒的后裔、时任燕京总兵的哈勒•八十为大都督,率众将南征,进入湘楚之地。因哈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