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速征集----高压线除冰的方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9:39:58
目前,大家都知道,我国大部遭受了50年大雪,电网受此影响摇摇欲坠,电力部门的同志在冒着生命危险采取了人工除冰的方法,有多位英雄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总觉得有更好的办法,恳请广大网友能出更好的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为此,我倾囊悬赏。。。
希望大家能提供可行的详细方法.简易而有效...
看到这个问题的朋友都发表一下见解,大家把这个问题顶起来吧,也算是我们网民为社会尽的一点力吧~~~
相关参考: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84651677&boardId=1
http://news.sina.com.cn/c/2008-01-30/223814864796.shtml

不应考虑除冰,而应该考虑防止结冰,在技术上应该是可行的。在南方应该增加自动防冰装置。结了冰,再来除是不科学的和不现实的,只有劳民伤财。

研究一种人工消雪的方法。防患于未然。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有关部门知道该怎么办。那就是提高这些设施的抗风险能力,相关部门要有紧急情况下的切实可行的行动预案。

在我国的北方,特别是东北和西北地区,大风、大雪、严寒等等,比这次南方地区的威力要大很多(有些地方入冬的第一场雪直到来年春暖花开时才会融化),肯定要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一些不便,但是没有听说有这些设施造成危害性的损失。为什么呢?一个是有关部门有相应预案,再一个就是这些设施的抗灾害能力比较强。

个人感觉,提高这些设施的抗风险能力,势必要大幅增加造价,且耗时长久。目前马上可以运作的是有关部门的抗风险预案。
例如:北方城市的环卫部门,到了冬季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专人与气象部门保持沟通,了解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一旦降雪,立即出动车辆喷洒融雪剂,这样即使下很大的雪,只会使道路交通车速变慢,但不会造成交通中断。同时公交部门加大车辆投入、缩短发车间隔,确保人员正常流动。轨道车辆在夜间收车后,依然空车昼夜运行,以避免轨道积雪、结冰;
再例如:城市间的高速公路,划成工程段,对社会招标,由社会力量承包,要求就是不管下多大的雪、多大的雨,要保证道路畅通。
再例如:接到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后,加大煤炭、蔬菜等的储备量,确保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正常;
…………

某国外驻华使馆,就有一套很详尽的危机预案:假如中国社会失去控制,使馆工作人员怎么办?要求每个员工必须带什么,不能带什么,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有人接应,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人接应,……。该方案不止发给大使馆工作人员,还发给与此相关的所有部门和人员。
试想:如果真的发生预想的突发情况,该使馆的工作人员肯定不会乱作一团,因为他们已经有了预案,知道该怎么办,按部就班的去做就是了。
这种情况会不会发生呢?也许永远不会发生,但在该国相关部门来看,只要是有可能发生的,都要有预案。

我们中国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呢?
前几天有人在网上发帖子,题目是:如果战争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