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9 08:56:07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诗中一、二两句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有什么特点?

(2)第四句中的“更”改为“再”、“又”好不好?为什么?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蕴涵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请根据问题回答

(1)诗中一、二两句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有什么特点:傍晚,太阳下山了,下和入都是动态,好像一幅画在动。
(2)“再”、“又”仅只再上一层,而更可以理解为继续,不断的。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蕴涵着怎样的人生哲理:人要不断的学习,进步,就是要求上进。

〖诗意〗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1)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2)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改成“再”,“又”就没有这种诗意了。

(3)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