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春节有关的古诗及有关说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7:33:13

春节古诗: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春节:

  【春节简介】
  春节(Spring Festival)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由来】
  “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与甲骨文相同也从禾、从人。小篆的“年”写作“上禾下千”,《说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从禾,从千声。”小篆将“人”字讹变为“千”了,因而许慎用了此说,而“千”字本为有饰的人,此解也并不矛盾。(陈初生《金文常用词典》)“禾”是谷物的总称,不能错解仅为“小麦”。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而现在已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几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压弯了腰,可见它象征着取得谷物生产的大丰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释呢?从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头上顶着沉甸甸的谷子的样子。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