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鸟的意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7 10:53:12
要快点!!!!!!!!!!!!!!!!!!!!!
我急需啊!!!!!!!!!!!!!!!!!!!!!!!!!!!!!!!!!!!!!!!!!!!!!!!!!!!!!!!!!
要注意分:古文,现代文,中国以及各民族的!!!!!!!!!!!!!!!!!!!!!!!!!!!!!!!!!!!!!!!!!!!!!!!!!!!!!!!!!!!!!!!!!!!!!!!!!!!!!!!

布谷鸟又名杜鹃、杜宇、子规等。杜鹃,既是鸟名,又是花名,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而作为鸟类的杜鹃,更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在文人墨士里,有一则不同于前面所述的种田人所口头传说的关于杜鹃的传说,据《太平御览》中引用《十三州志》的记载:“当七国称王。独杜宇称帝于蜀,……望帝使鳖冷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国禅鳖冷,号开明,遂自亡去,化为子归。”到了春天,总要悲啼起来。文人墨士所记载的这个传说,读起来使人有点莫名其妙,杜宇禅位让贤,总归是好举措,不搞“家天下”,大公无私,于民有益,为什么“遂自亡去,化为子归”,作日夜悲啼状,莫非他仍然舍不得他的帝位?但是,文人墨士们却从它的悲啼声中听出它是在说:“归去归去,不如归去”,于是在中国历代的文人墨客眼里,杜鹃这种鸟就被定为一种悲鸟,是“天地间的愁种子”,是一种悲愁的象征。这在些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听来,杜鹃的啼叫声已经不是种田人所听到的唱“担粪撒谷,担粪撒谷”,而是说:“归去归去,不如归去”了。于是在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就有了这样的句子:“胡不归,胡不归,杜鹃啼,声声泣血桃花底(粤剧《胡不归》)”;“……镇日叮咛千百遍,只将一句频频说;道不如归去不如归,伤情切(南宋康伯可《满江红》)”;“夜人翠烟啼,昼寻芳树飞;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北宋范仲淹诗)。于是,就有了白居易《琵琶行》中“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的凄苦万状;就有了李商隐《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极度哀怨;就有了秦少游《踏莎行》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的孤寂清冷。

对同一种鸟的鸣叫声,田夫野老,蚕妇村氓听到的是“担粪撒谷,担粪撒谷”、“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文人墨客听到的是“归去归去,不如归去”。大自然真是神奇,它创造了布谷鸟(杜鹃)这样伟大的歌手,这个伟大的歌手所唱的歌能适合不同人的口味,读书人听到的是高雅的“阿春白雪”,庄稼汉听到的是通俗的“下里巴人”。

鸿鹄:理想 追求
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 伤感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凤凰与鸱鹗常常被组合在同一个语言情境中,而其寓意却一正一反,完全相左.凤凰象征着神圣、高洁、美善、君子、祥瑞,鸱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