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 全文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1:25:59

原文: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

“此间乐,不思蜀。”

译文:
司马文王同刘禅一起欢宴,司马文王喊来乐工舞女,特地为刘禅演唱刘禅故国蜀地的乐音舞蹈,在旁的人们都

为刘禅的忘国感到悲伤,只有刘禅一人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又另一天,司马文王问刘禅:“你很思念蜀国

吗?”刘禅说:“这里好,这里欢乐,我不思念蜀国。”

说明
“乐不思蜀”,语出《三国志?蜀志?后主禅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乐而忘返,乐

而忘本。也讽刺,在今天,有的人地位变了,生活提高了,富裕了,贪图享受,贪图安逸,忘掉了劳动人民的

本色,革命意志衰退了,思想退坡以至变质。

司马文王问刘禅:「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却正教禅:「若再问,宜泣对曰:『先墓在蜀,无日不思。』」会王复问,禅如正言,因闭眼。王曰:「何乃似却正语?」禅惊视曰:「诚如尊命。」

注释:

司马文王——即司马昭,三国时代曹操部属司马懿的次子;因后来其子司马炎篡魏,乃追尊司马昭为文帝,故这里称司马文王。刘禅——刘备之子,因世称刘备为刘先主,所以后世多以刘后主称之。却正——蜀人,字令先,后主迁洛阳,舍妻子单身随侍。先墓——先人的坟墓。因闭眼——指刘禅答话后,闭上眼睛装出要哭的样子。

译文:
三国时代末期,蜀国被灭后,刘禅降魏,封安乐公,举家东迁洛阳。有一天,司马昭问他说:「是否会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不会,因为这里很快乐。」知道了这事,随侍刘禅的却正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著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等到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著却正教他的话回答,说完并闭上眼睛,想装出要哭的样子。司马昭於是说:「为何你刚才所说的话,像是却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著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