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哲学问题:一个人怎么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1:59:08
(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没有动力活下去)

常常,我难以感到我正确乎其然地活着。我是个什么东西?难以想象,我确实存在。只有依赖于与物的碰撞,我才敢贸然地假定我也是类似的物理存在;只有与人的碰撞,我才敢生活,才能觉得:噢,我也是人。至于人又是个什么东西,只有别人才能够明白的吧?

一个人的时候,非常不擅于把握“生活”。臆测这就是所谓可怕的寂寞——没有人来给你“我是人”的印象,没有人来帮助生活。思维放马乱窜,返祖。底线就是过上蒙昧的精神生活,却又残存着别人授于你的希望。等到什么东西打破了寂寞,又暂时地复归常态,从底线上一跃而起。

毫无疑问,我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生活。一个人的时候,究竟能依靠什么呢?觉得自己像是被学步车惯坏的幼儿,反而不知道怎么一个人走路了。快到成年的时候,快到据说该学会“独立”的时候,我还是压根不明白,一个人究竟如何生活。或许,恰恰是因为没有东西足够深入地根植于我的灵魂?

是啊,或许是的。当平静下来的时候,常常想寻找些什么——也许,我也有什么东西,真正是“我”的?然而从来没有找到过。“你相信什么?”或者“你心里拥有什么?”我未曾献出,也不知道有什么可以被献出,也不知道如何献出——于是就 什么都无有。

结论是:现在我仍过着一种底线的生活,什么都没有,连生活都是租借的。

啊哈,兴许,只是我太健忘了?
晕,我都大学了
宁愿清醒而痛苦而死,不愿茫然陶然而活……如果有座右铭就是这句了,茫然派的请不要说了

现在,我已经确确实实地“为别人的希望而活”了。
我想问的是:一个人的时候(孤独的时候),又靠什么坚持一种“积极的”、“有意义的”生活呢?又因为人际是漂泊的,人与人之间也很难达到互相的理解,(呃,人连自己都不理解)又怎么可以把别人的期望(事实上不过是一些感觉和印象)就当作“活下去”的动力呢?

我相信,我有能力去做一些事。事实上,我也正为了这些而活着。进一步说,我甚至觉得我已做的比大多数人还要多一些。然而这又如何呢?究竟能不能就抛开追问,在一种疯狂和不问原因的、丧失理性的背景下去所谓的理性生活甚至建功立业呢?

希望指教。

对大家的

这么多人了,不指望得到分了。我就是把我的想法说出来,大家交流一下。以前年轻的时候,妻子坐在我的自行车后坐上,搂着我的腰,我给她讲的笑话,把她逗的乱晃。害得我好几次连车带人一起摔倒了。当时我总指着马路边上的高楼,侧着脑袋对她说,我们将来也要住这样的楼。后来,我就有了车,妻子坐在副驾驶位上。我们可以一起听听音乐,还是有说有笑。再后来,妻也有了车。这下,我们再也没在一起听过音乐,说说笑笑了。甚至想静静坐一会的时间都没了。
我总在想,要是能回到过去就好了。可是,如果真让我回到过去,我真的愿意么?
人走在路上,以为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了,其实恰恰相反,是越来越远了。
我想人活在世界上,是来追求爱的。爱自己,爱他人,爱我们身边的一切。这样,你便会感觉到快乐,幸福。每天早晨起床时都会很开心。很有干劲。
也许你认为这是空话,虚的。那你从现在起,开心的和人交往。珍惜周围的一切,想着现在的幸福,想想这一切的一切终将会有一天离你远去。这样,你便会觉得现在很幸福了。
希望这条留言对你有帮助。

你的思维,和你的身体都会发生事件,在这个过程中身体的碰撞会让你感到疼痛,所以你会感到你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会感到痛苦,通常是指现实生活中.
你的思想来源于你对人生的态度,你能够把现实中所发生的现象用思考来说明生活中不尽尽只有痛苦,更多的是愿望和爱,对生活的一种爱,对人生的一种思考,而一切有关与人的智力活动行为,都是快乐的.
正如你所说现在我仍过着一种底线的生活,什么都没有,连生活都是租借的
在你的生活中你感受到你,并且你能够找到你的内心世界的快乐,和平静.
你所说的孤独,在我理解他可能是指一种精神世界,
如果你只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哪么你只能感受到你自己的世界,如果一个人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永远只会畏缩,不敢面对这个社会的现实和残酷.
你所说的人际交往这和我也用同样的感受,
人际交往会对人起一种一定阶级观念,我也有这种想法,人与人之间确实很难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身和自由,就会起到一定矛盾.
我也热爱生活,如果你觉的人与人之间很难理解..哪么你就学着,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学着去爱..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的时候要过一种积极的,并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