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侯氏制减法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23:46:24
1:"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氨气至饱和,然后在加压下通入 CO2 "
为什么要先通氨气?一本资料上说因为氨气的溶解度比CO2大的多.我想虽然氨气的溶解度大,但终究有饱和的时候,如果先通 CO2 ,再通氨气照样能析出NaHCO3,有什么问题吗?
2: 侯氏制减法流程中怎么能说明NaHCO3的溶解度比氯化铵.氯化钠.碳酸氢钠小呢?
请详细作答,满意的追加
谢谢

1,如果先通CO2,在中性溶液中吸收的CO2会很少,但是NH3就可以吸收很多,当溶液呈碱性条件时,溶液就可以吸收很多CO2了。所以先通NH3,再通CO2。
2,NaCl+NH4HCO3===NaHCO3 ↓ +NH4Cl这一个方程式就足以说明了。
肯定是溶解度小,晶体才会析出的。

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氨气至饱和,然后在加压下通入 CO2 (由 CaCO3 煅烧而得),因 NaHCO3 溶解度较小,故有下列反应发生:NH3+CO2+H2O===NH4HCO3
NaCl+NH4HCO3===NaHCO3 ↓ +NH4Cl
将析出的 NaHCO3 晶体煅烧,即得 Na2CO3 :
2NaHCO3=== Na2CO3 + CO2 ↑+ H2O
母液中的 NH4Cl 加消石灰可回收氨,以便循环使用:
2NH4Cl + Ca(OH)===2 CaCl2+2NH3 ↑+ 2H2O
根据 NH4Cl 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 NaCl 大,而在低温下却比 NaCl 溶解度小的原理,在 278K ~ 283K(5 ℃~ 10 ℃ ) 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 NH4Cl 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