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和《过秦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秦国由盛而衰的原因。,对还是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6:41:02

《六国论》观点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而《过秦论》一文,中心论点放在全文的最后一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文言,翻译过来是,秦始皇不施行仁义,才使攻守之势起了变化,由攻势转为守势。
因此,“仁义不施”是原因,“攻守之势异也”是结果。
这句话是从反面总结出历史教训,来劝谏西汉统治者,如果从正面讲,秦要想使其攻与守的形势不发生相反的变化,就得施行仁义政策。
用形象的语言来说是: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这就是说:不可失掉民心,过分迷信武力。
因此,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秦帝国的灭亡的原因,归纳为两字“暴政”(残暴)。

所以,这句话是对的!!!!!!!!

对的。
作者在的阶层不同,了解的情况也不同,更是掺杂了个人的观点在其中的。

《六国论》观点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过秦论》一文,中心论点放在全文的最后一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文言,翻译过来是,秦始皇不施行仁义,才使攻守之势起了变化,由攻势转为守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