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 九连灯 介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8:33:07

九连灯是一种舞蹈,进入洛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新安县的王汉宾继承发扬了当地独有的“九连灯”技艺,他是我市唯一一个“民间舞蹈家”,是河南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九连灯流传在晋东南、晋南地区,以高平县风和村的灯最有名。
  它源于八洞神仙赴王母娘娘蟠桃会、孙悟空偷吃仙桃的神话故事,故又曾叫花果山。
  50年代初期,由4个男孩、4个女孩分别扮作八洞神仙,每人端两盏花灯。表演程序是:先跳一段舞后摆一个字,唱一段词,依此反复4次,摆出“天下太平”4字。歌舞完毕,幕内放一把火,跳出两三只猴子来,互相扑打,耍一套猴拳,做抢吃仙桃状,然后愉悦下场。
  当时唱词有4段,歌唱一年四季开放的不同花朵及与此有关的情景。舞蹈有“串花”、”小翻身”、“蛇蜕皮”、“对花”等,舞步有快步、慢步和小碎步等,曲调有〔三朵花儿〕、〔太平调〕、〔上河调〕、〔四小景〕、〔混水龙〕等。
  1980年以来,九连灯的表演出现了多种形式,人数最少9人,多则30至50人,男女皆有,端着花灯跑的步法、队形也各不相同,有的以跑各种队形图案为主,有的仍依传统形式。但唱词的内容多是歌唱建设四个现代化,或歌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的新面貌,摆字也改为“大干四化”,有的摆本村村名。
  伴奏乐器分文乐和武乐,跑队形时用武乐,演唱时用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