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注重境界是什么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7:04:27
道教的修行人比佛家修行人注意境界是什么原因?
或者这个问题问错了,是道教修行人讲究境界是因为?
懂的来说清楚些

道教,作为汉民族独有的宗教,其思想、文化内涵极为丰厚,对中国文化乃至思想发生了深刻地影响。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是“道”。大凡出家,皈依道教的道人都非常注意“修道” ,企望道行高深,得到“道”的真谛。究共根源,道教中的“道”是指什么呢?
根据道教经书考证、归纳,道教中的“道”涵义是指“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筒而言之,“道”是宇宙、阴阳、万物的根本,是万事万物变化之维系。显而易见,“道”是一种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是神灵。
上面所说的,只是作为概念的“道”的内涵,然而,作为道教的教义来说,“道”所包括的内容是十分庞杂的,主要内容包括十个方面。道经指出:“要知大道,当究一气,二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政,八卦、九官、十翼,须言言而省悟”。
一气:道教内修(即炼性)之术,首重“爱气、尊神、重精”。《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元气论》中说:“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生成长养,最酋最贵者莫过人之气也”。《太平经》说:“神精有气,如鱼有水,气绝神精散,水绝鱼亡”。故保生必须养气。这是道人打坐修炼气功的理论依据。
二仪:指天、地。《易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不言天地面言两仪者,指共物体,下与四象相对,故日两仪,谓两体睿仪也”。道教认为,宇宙原来是浑沌一片,在神灵的作用下,浑沌初开天便分为天、地(阴飞阳)两仪,而后,由天地配合变化,滋润衍生为万事万物。
三才:指天、地、人。《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日阴日阳;立地之道,日柔日刚;立人之道,日仁日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通而成卦”。大意是构成天地、人的都是两种相互对立的因素,而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系列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而成,三个爻组成一个卦。“兼三才而两之”成卦,即这个意思。
四象:《周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为金、木、水、火四象。道教中称一年四时为四象,即坎水、离火飞震木、兑金四象,分主春夏秋冬四时。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道教企图用这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后经进一步发展,又出现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相生,即相互促进,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意味着相互排斥,如“水克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