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观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1:31:51

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中国封建统治,自然封建制度不变,变的是器物(具体是武器,技术)等层面。

这是洋务派进行革新的主体思想。
鸦片战争的失败,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以至夷”,这些人后来演化为洋务派。
洋务派作为清政府内的实力派,他们要求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通过变革技术,尤其是军事方面的,来增长实力,对抗欧美列强;而对于西方更为先进的政治制度他们置若罔闻,不进行制度革新,继续保持衙门式的地主专政。他们提出了两个口号:自强,富足;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也宣告了变革的失败。这表面光靠进行技术的改革,还不能实现中国的强大,只有进行政治改革才能完全根除中国的落后因素。
维新变法时洋务派的态度,就完全体现出来了了。他们完全与维新派对立,与原来的顽固派站在了一起,维护封建地主专政政治制度。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意思是中国的制度保持不变,仍坚持封建地主专政制度,同时思想也以孔孟的儒家思想为核心,但是为了革新,就得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科学技术,实现自强。
也就是说皮毛革新,而对体髓不理。

楼上的,是我国执政党的传统史观观点,然而就文明的发展来看,这句话没有什么阶级观念,是使中国文明正常发展的正确论断。事实上我们就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