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电池为什么天冷性能差天热性能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0:03:15
电动车使用中非常明显的一个问题:冬天,电池充电时间明显缩短,一次充电后使用时间或说行程也明显缩短,可天暖和后,充电时间及行程使用时间也明显延长。

问:为什么?

我觉得可能存在两个原因:

1、天冷即是温度低,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很多化学反应会变慢、反应量也会变少,因此电动车充电量(化学反应量)才变少,是吗?因此电动车才动力不足(力量变小,放电化学反应变慢)是吗?

2、商家说电池充满后指示灯由红变绿,此原理何在?我觉得可能是由一个类似于膨胀片的东西在起作用,膨胀片是因温度不同继而又因膨胀系数不同致使膨胀片向一方弯曲从而起到断电或连电的作用,电动车的电池及充电器中是否也有一个类似膨胀片但是因电压不同而发生变化从而起到断电或连电作用的东西?这东西理论上应只受电压影响而发生断电或连电,但实际上它却又因受温度影响产生误差从而提前断电致使电池并未充满就不能再充电了,所以电量好象不如夏天实际是没充满,是吗?

上述两种猜测哪个对?还是其中一个对?还是两种可能都存在?还是全不占边?

请高人详述原理!!!恳请赐教!!!

再问:

1、充电量、充电时间是否与充电环境中的温度有关?(注:区别于天气冷暖,如穷人家供暖不好,冬天冷到十来度,夏天热到近四十度,有钱人的家里冬天供暖好,小孩晚上光屁股睡觉,夏天有空调还有盖被子睡的)

2、电池动力是否与其运行环境的温度有关?(本人没有测试环境)如果:大年三十骑电动车到北京,应该在零度以下,此时动力应该较差,骑到春晚演播大厅放一段时间,待电池电机温度与室温(主持人穿得很薄,室温应该不错)差不多后再骑,动力是否会明显增强?

请赐教!!!

首先肯定的是,你对电池的理解基本正确,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是一个电化学的反应过程,是受温度影响的,以25度为标准温度,放电过程中,每下降一度,电池容量几乎下降百分之一,充电过程更明显,所以在冬天,尽量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充电(当然也不是温度越高越好,温度过高会影响电池寿命,甚至发生危险),以便充电饱满。另外,你对充电器的理解有误,电动车电池的充电基本都是三段式充电,第一阶段是恒定电流充电,第二阶段是恒压充电,第三阶段是浮充充电,第一、二阶段时,充电器显示红灯,随着电池趋于饱和,充电电流越来越小,当电流小于设计值后,充电器指示灯有红色变为绿色,继而转为第三阶段,2小时后即认为充满,此过程是由电子元件完成,并非双金属片。你的好学心理非常好,建议把好学和安全放在同等位置。

化学性质决定的,目前所有的电池都是这样的特性。
1、电动车电池多少采用的铅蓄电池(胶体电池),内部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脑。
2、总反应: PbO2 + Pb + 2H2SO4 === 2PbSO4 + 2H2O (向右反应是放电,向左反应是充电)。
3、分子是不断的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反之温度越低,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就迟缓了,表现就是电池性能下降了。

您好,首先肯定的是,,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是一个电化学的反应过程,是受温度影响的,以25度为标准温度,放电过程中,每下降一度,电池容量几乎下降百分之一,充电过程更明显,所以在冬天,尽量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充电(当然也不是温度越高越好,温度过高会影响电池寿命,甚至发生危险),以便充电饱满。另外,你对充电器的理解有误,电动车电池的充电基本都是三段式充电,第一阶段是恒定电流充电,第二阶段是恒压充电,第三阶段是浮充充电,第一、二阶段时,充电器显示红灯,随着电池趋于饱和,充电电流越来越小,当电流小于设计值后,充电器指示灯有红色变为绿色,继而转为第三阶段,2小时后即认为充满,此过程是由电子元件完成,并非双金属片。

回答太专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