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地理的近来看一下(或高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2:59:43
这次我国南方的大雪我看到有人说是拉尼娜现象。
但是我学的时候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一个叫做圣婴一个叫做圣女。也就是说他们一般都是在圣诞节前后发生的。并且是在南太平洋发生的海水的异常升温或降温的现象。是异常的温度变化打破了原来的沃克环流从而导致的。这个更我国南方的大雪有什么关系啊`````想不通了`

南太平洋海水温度发生变化,气压也就发生变化,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西太平洋较常年温度升高,气压较低,更有利于冬季风的南下,温度会变得很低,再加上南方水汽本来比北方多,所以降雪就多了

“造成近期大范围强雨雪天气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说。
而今年大气环流异常与正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的“拉尼娜事件”有关。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李维京介绍,从气候变化上来看,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上海温偏低,是“拉尼娜”现象的表现形式之一。统计分析表明,强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中纬度大气环流的经向度可能加强,即冷空气活动频繁,易造成我国北方和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偏多。
为什么今年大雪迟迟不肯“退去”?专家们将其原因归结为大气环流的稳定。孙军说:“正是由于这段时间大气环流稳定少变,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一直持续在北纬30度附近,尤其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才让雨雪天气近期不会出现明显转折。”

“厄尔尼诺 和“拉尼娜”是发生在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偏暖或偏冷现象。西班牙文EL-Nino是“圣婴”的意思,其译名为“厄尔尼诺”。过去,地处南美洲的秘鲁渔民,称呼每年圣诞节前 后南美沿岸海水温度上升的现象为“圣婴”,即“厄尔尼诺”。后来,气象学家与海洋学家,把厄瓜多尔至秘鲁赤道东太平洋沿岸一带海水温度异常偏高的现象,称之为“厄尔尼诺事件”。
判断是否是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气象界是以若干个关键海域的海表温度至少连续3个月正距平(比常年同期偏高)在0.5摄氏度以上,或者季距平达到0.5摄氏度以上为依据的。 相反,当海温连续3个月负距平(比常年同期偏低)在以5摄氏度以上时,气象界称之为“ 拉尼娜事件”,本来西班牙文LaNina指小女孩。它是与厄尔尼诺事件相反海温变化的“冷事件”。 气象学家的许多研究表明;当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不仅会使热带环流和天气气候发生异常,甚至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大气环流异常,出现较大范围的干旱、洪水、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