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说说孙敏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1:37:20

孙敏宗原名孙可望

  孙可望(?—1660),小名旺儿,陕西米脂人。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义子,受封“东平王”,绰号“一堵墙”。

  儿时即随从张献忠起义,因骁勇善战,受封为平东将军,与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皆为张献忠义子。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大举入川,张献忠战死于川西凤鸣山,余部由孙可望和李定国,络绎南下,准备进军云贵,作为抗清根据地,一路攻克遵义、贵阳,进据云南。

  次年,孙可望与李定国等人一起称王,他成为国主,年号兴朝。顺治六年,孙可望致书南明永历政权,表示愿“联合恢剿”,共同抗清,受封秦王。在得到南明朝廷的支持后,孙可望收编了各族武装,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基本控制了贵州全境,开始积极筹划北伐。具体的军事部署是,孙可望本人和李定国率主力大军东攻湖广,刘文秀等人率精兵进攻四川。

  顺治八年(1651)四月,孙可望派大将冯双礼等人率领步骑兵数万人、战象十余只,大举由黔入湘:一路由铜仁、麻阳,一路由平溪、便水,一路由大小梭罗,合攻沅州(今湖南芷江)。清沅州守军三营合计只有三千士卒,退入城中,被“围如铁桶”。四月十五日,冯双礼奋勇攻城,占领沅州,活捉清将郑一统、知州柴宫桂。接着乘胜攻辰州(府治在沅陵),因清朝辰常总兵徐勇防守甚严,未能得手。清廷委任的挂剿抚湖南将军印续顺公沈永忠领兵二万,竭力支撑,双方在一段时间里呈胶持状态。顺治九年四月,李定国率部由贵州进入湖南,会合冯双礼进攻靖州。清续顺公沈永忠派总兵张国柱领兵八千名往援,在靖州陷入重围。经过短暂的交战,清军大败,损失官兵五千一百六十三名(其中满洲兵一百零三名)、战马八百零九匹,几乎全军覆没,张国柱率残部于二十二日“踉跄奔回”。明军趁胜攻克靖州、武冈州。

  沈永忠求援无望,被迫带着麾下自宝庆北遁,六月初二日退至省会长沙,仍然立脚不住,在湘潭接到清廷“不可浪战,移师保守”的密旨,就在八月初六日放弃长沙,一直逃到岳州。清朝在湖南设置的许多道、府、州、县官也随军狼狈北窜,其中有分巡上湖南道张兆罴、分巡下湖南道郭万象、宝庆知府冯桓、永州知府李策鼎、衡州府署印同知赵廷标、长沙知府张弘猷、郴州知州杨士英、道州知州张学仁、茶陵知州萧汉英、署武冈州事赵继登,以及新化、城步、新宁、零陵、祁阳、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