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是干什么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3:15:26
看他们佛家说的大道理蒙蒙的
信佛有什么用啊.哪位高人指点一下

净化心灵,劝人从善,同时也是一门哲学。

  中国对佛教哲学的称呼。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东汉明帝时开始在中国传播。魏晋南北朝时,佛教与玄学关系密切,广泛流行于全国。这一时期,信奉佛教的皇帝、贵族、士大夫甚多,如梁武帝萧衍、竟陵王萧子良,名士宗炳、谢灵运、何敬容、颜之推等人,皆精研佛典。此时又大量翻译佛经,至唐开元时已达1076部,5048卷,以后各代续有新译,对佛学的形成与传布关系甚大。至隋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各宗派。通过与中国传统的伦理、宗教等观念的结合,产生了中国佛教与中国传统的伦理、宗教等观念的结合,产生了中国佛教与中国佛教哲学。其唯心主义的宗教体系及唯心主义的理论论证中,包含有十分丰富的逻辑分析与辩证法观点。作为中古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思潮,中国佛教哲学对宋明理学及晚清思想界具有直接的影响。近世因称中国佛教哲学为佛学。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三十:“晚清思想界有一伏流,曰佛学。前清佛学极衰微,高僧已不多,即有,亦与思想界无关系。其在居士中,清初王夫之颇治相宗,然非其转好。至乾隆时,则有彭绍升、罗有高,笃志信仰。绍升尝与戴 震往复辨难。其后龚自珍受佛学于绍升,晚受菩萨戒。魏源亦然......故今文学家多兼治佛学。”又[杨文会]凤栖心内典,学问博而道行高,晚年息影金陵,专以刻经弘法为事......康有为本好言宗教,往往以己意进退佛说。章炳麟说好法相宗,有著述。故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而凡有真信仰者,率皈依[杨]文会。”

  佛学虽然是宗教的内容,但是对于世俗生活也很有意义。佛家的许多论断,对于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很有帮助,而且,佛学里面的许多内涵,从学理上说也是博大精深的,这一点,也为国外许多哲学家、心理学家所承认的,比如海德格尔,到了晚年就注重从禅宗汲取营养丰富他的哲学。而且,佛学一千多年来对于我们中华文化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从这一点出发,中国的学者也有必要对佛学进行基本的了解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

  他包含了他们创始人对世界的理解,是一种世界观的认识,佛教 也就是指佛学 或者相信佛学的人 佛教的传入确实改变了中国人的世界观 有很多是向佛教倾斜的 比如 道教刚开始认为的长久与无终,结果是得道成线 随着佛教的感染,人的终极却变成了六道轮回,道教开始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