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姓阴的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2:55:43
大致分布在哪里?是管修的后代吗??
是阴...不是殷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帝尧农官后稷的后代,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初年,齐国有位著名的政治家叫管仲,为齐桓公辅政名相,他是周文王第三子管叔鲜的后裔。管仲名夷吾,颍上(颍水之滨)人,他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上卿,尊为“仲父”。管仲的七世孙名修,为齐卿田氏所逐,自齐国逃到了楚国,被封为阴邑大夫,故又被称为阴大夫、阴修。他的后世子孙便以封邑为姓,称阴氏。形成了一支阴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尧帝后代建立的阴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远古时的尧帝的后代,曾建立过一个诸候国,称阴国。古时,山河向南的那一边称阳,向北的那一边称阴,阴这个地名可能在大河或大山的北面。尧帝后代受封于阴地,就以地名为国名,其大夫的后裔以食邑为姓,称阴氏。

得姓始祖:管修。

阴氏的起源可追溯到周朝。阴氏的得姓,大约有两千三百余年的历史,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能姓是周文王的第三子管叔鲜的后代,管仲就是管叔鲜的后代,管仲是距今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名人,他的第七代孙管修,跑到楚国去当了阴大夫的官,因此,子孙就以官为姓而姓了阴,望族居于南阳。河南是阴氏的一个主要繁衍中心,阴氏家族在河南是一个大家族,后世子孙陆续向全国各地迁移,南北朝时,在甘肃的武威显赫一时。故阴氏后人奉管修为阴性的得姓始祖。

刚刚在网上找的

阴法舜海军少将 1933年出生,山东肥城人。1950年入伍。先后在南京海军联校、青岛海军航校、大连海军航空兵部队学习、服役,兵工厂军代表,1979年调海军装备部工作。1985年至1991年任海军某基地政治委员,1991年至1994年任海军航空兵副政治委员。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4年退役。阴法唐中将之弟。

阴法唐中将 1922年出生,山东肥城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旅组织干事,冀鲁豫军区濮县大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5兵团18军52师155团团长兼政委、52师副政治委员。参加了进军大别山、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和进军西藏。1952年后,历任中共西藏江孜分工委书记兼西藏军共分区政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