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学到的教育心理学原理,为该儿童提供一个矫正行为的教育方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0:01:14
此为教育心理学两个案例,要用教育心理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谢谢.
案例一:三岁男孩耍脾气全家对他没办法怎么办?
我有个外甥,今年三岁。过去,他随父母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一直由两位老人带领,去年九月才进托儿所。最近一个时期,与母亲一起到外祖父家里后,我们发现他非常任性,什么事都要称他的心,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甚至躺在地上。例如吃东西,我女儿和他各吃一份,他就要哭,非得让他多吃一份不可。他妈妈告诉他,不要把积木放进嘴里,不要在地上爬,他就是不听。给他洗脸洗脚也要大发脾气。类似情况,几乎每天都有几例。
孩子的母亲是教师,外公外婆都是干部,平时还比较注意教育方法,全家也比较一致,但收效甚微,真是好话不听,打骂无效。我们全家为此烦恼不堪。
请你根据学到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行为强化(正负)\条件反射\行为消失\惩罚\(正负隔离\差别强化\塑造等观点)),为该儿童提供一个矫正行为的教育方案。

案例2:
几个老太太乘车去香山晨练。上了公交车,车上已经没有几个空座位,座位上的年轻人都是值完夜班赶着回家的。售票员请几个年轻人让座,小伙子们不满地说:“她们晨练,有劲没处使;我们下班,累得要死,凭什么给她们让座?”
试用教育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加以分析:年轻人该不该让座?

我只说实用的东西,不作无谓的辨论
案例一:这个很简单,像这样的孩子其实很好办的!就用训练动物的方式就可解决,即用奖励式训练方式,慢慢就可以控制改变其行为模式了!当然,孩子是需要多沟通才行的!
二:我不知道什么教育心理学,我只知道年轻人是应该让座的!这是社会伦理问题,尊老爱幼这是传统的美德!另外,累不累不成理由,关键在于他们认为老太太们有劲没处使,这是小伙们的合理所在!事实上他们心理有所偏差,老太太们为什么要晨练?难道真的有劲没处使吗?她们已经年老,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早上早早起来多感受自然界的美好难道叫有劲没处使?多运动保持自已身心都不衰老得这么快,这也叫有劲没处使吗?如果小伙们能想到这些,相信早就让位了,而且还要佩服老太太们的毅力向她们学习呢!!

grgr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