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我国从中得到的利益与面临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2:21:08
我国从中得到的利益有那些?
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我国面临着什么问题?
具体表现又哪些?
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
遇到得问题怎么解决?

经济全球化:机会抑或陷阱
“经济全球化”恐怕是当下“曝光率”最高的字眼。随着“麦当劳”遍地开花、NIKE鞋满地走、因特网进入千家万户,全球化似乎也就成了人们的日常用语了。但是全球化究竟什么?全球化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何种影响?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处于有关全球化的种种看法两端的是乐观与悲观的对立观点。乐观者认为全球化是阳光铺路的通往人类大同的坦途,而悲观者预言全球化将导致全球分裂化,是一个巨大的陷阱。两种貌似截然对立的看法,其实对立统一、相反相成。阳光与阴影同在,机会与陷阱并存,是全球化时代的客观现实。

我国是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近20年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注入了新的动力,开辟了新的市场。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 吸引大量外资,为我国工业化进程注入了巨大动力。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来说是最大的商机,20多年来我国不仅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中最大的外资直接投资国,在全世界也仅次于美国。从1979年至1999年的20年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已经达到3076 .31亿美元,批准建立的外资达到34万家,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了20%。外资的大量进入弥补了我国现代化建设资金短缺,改善了我国投资结构。在引进外资的同时还引进了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对外开放,扩大了我国的对外贸易。经过近20年的改革实践,对外经济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200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4743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45%。对外经济贸易迅速发展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速度大约为7至8%,其中靠对外贸易拉动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百分比大约是两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国每年1/4左右的经济增长是靠对外贸易来实现的。

——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由于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和发展,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我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人口多国,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