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洲的18、19世纪的建筑现在看来依然很好,而我国的很多老房子都显得非常破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3:07:44
在欧洲那些国家,18、19世纪建造的房子比比皆是,看起来依然很好,里面也没有一点破旧的感觉。而在国内,至少是在北京,解放前建的民房大多数就已经十分破旧了,基本都摆脱不了被拆迁的命运。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建筑材料的问题还是结构方面的问题?望高人解答。

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个人认为有多原因~
第一.从历史上说,我国古建筑艺术很强,但是都是工匠们自己的经验,通过手传口诉继承.未形成理论,容易流失,学习若非手把手,继承比较困难.欧洲则与我们相反,能很快把经验通过理论升华,方便后辈继承.
第二.从整体而言,西方列强的员工,做事的执行力,原则性,都比中国人强,西方强调制度,不轻易违反,我们中国呢,听领导的,一切向钱看,你说做出来的东西,是否有差距?
其实,还有很多原因的,可以写一篇论文的.

欧洲古建筑多以石材为主,所以你看希腊2000年前的建筑也还可见。
而一些混凝土建筑,本来就是带裂缝工作,历经50年的风雨自然遥遥欲坠,加之当时的技艺不够成熟。
砖的结构耐久度也不行吧。
但是,荷兰有一处100年前的混凝土港口现在仍在使用,确实值得我们思考的。
大致说来是建筑材料的问题。

这里我要纠正你,你觉得欧洲18、19世纪造的房子多,是因为你看到的那些都是精品,很多用于普通居住的房屋你没有看到。你觉得我国解放前造的民房大多已经破旧,那是因为那就是普通居住房屋。故宫都好几百年了,我国很多寺庙、佛塔也有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比欧洲那些个建筑不知道要古老多少了,不也蛮好?比较要精品和精品比,普通事物和普通事物比,否则就没有意义了。精品的东西,大家都会用心去维护,当然就会历时较长而不破旧了。

材料是很大一方面的问题.因为欧洲的建筑较长采用石材,坚固且易保存,我们很少看见他们用木材来做建筑.而中国自古就爱采用木材,立面较为精细活泼,结构做得很精巧,但的确不利于保存.就说故宫里的太和殿,那也是一次次被大火毁了又重建的啊。

材料问题

我们古建筑都以木结构为主,虽然取材方便,建成时间短,容易造型,但是不容易保存,比如虫蛀、火灾

欧洲18、19古建筑多以石材为主,比起木建筑来说更容易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