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大学生被妖魔化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1:05:17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女大学生”,搜索的结果绝大多数都是对女大学生的负面报道。请问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你们眼中的女大学生形象是怎样的?
具体谈谈你们眼中的女大学生形象好吗?你们接触的、看到的女大学生都是怎样的?

什么事情都有 好坏明暗正负的 俩面

有很好 的 大学生,也有不好的

但是大部分都很好很乖,只是少数不 好而已

现在的病态社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一只老鼠坏一锅汤的道理很简单哇

偶身边的女大学生都很好,很乖

好好的学习,希望将来有好的工作

可以让家人过幸福的生活

关于都德
都德名言:

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

——都德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都德

简单年表:

1840年5月13日,法国小说家阿尔封斯·都德出生于尼姆城一个破落商人家庭。

17岁时,都德带着诗作《女恋人》来到巴黎,9年后以发表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一举成名。这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集,作者以故乡普罗旺斯的人情风物、传说掌故为题材,用充满诗意的笔调,抒发深厚的乡土感情。

1968年,都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这是一部半自传性的作品,以轻淡的风格叙述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这部小说是都德的代表作,集中表现了作者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也就是所谓“含泪的微笑”。都德因而有了“法国的狄更斯”的誉称。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1873年他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大多是反映普法战争时期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绪。《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普法战争以后,都德创作了长篇小说《塔拉斯孔城的达达兰》(1872~1890)、《小弟弗罗蒙与长兄黎斯雷》(1874)、《雅克》(1876)、《富豪》(1877),《努马·卢梅斯当》(1881)、《萨福》(1884)、《不朽者》(1888)等。此外,他还在1888年发表了《一个作家的回忆》和《巴黎的三十年》两部回忆录。

1897年,都德病逝。

都德在文学史上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