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2:06:14

原为“他山之石,可以攻错”,意思是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将玉器打磨好。比喻借助外力(一般指朋友的批评)来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攻:琢磨。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语出《诗经·小雅·鹤鸣》。原文如下。

鹤鸣

鹤鸣于九皋(1)
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
或在于渚(2)。
乐彼之园,
爰有树檀(3),
其下维萚(4)。
它山之石(5),
可以为错(6)。
鹤鸣于九皋,
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
或潜于渊。
乐彼之园,
爰有树檀,
其下维彀(7)。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注释】
①皋(gāo):一作“臯”, 《毛传》:“皐,泽也。”九皋:曲折深远的沼泽。《郑笺》:“九,喻深远也。鹤在中鸣焉,而野闻其鸣声。兴者,喻贤人虽隐居,人咸知之。”
②渚(zhǔ):水中的 小块陆地。《毛传》:“良鱼在渊,小鱼在渚。”《郑笺》:“此言鱼之性寒则逃于渊,温则见于渚,喻贤者世乱则隐,治平则出,在时君也。”《孔疏》:“此文止有一鱼,得云‘或在’,是鱼在二处,以鱼之出没,喻贤者之进退,于理为密;且教王求贤,止须言贤之来否,不当横陈小人,故易《传》也。”
③爰: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檀:紫檀树。
④萚(tuò ):草木脱落的皮、叶。王引之《经义述闻》以为萚通“檡”。马瑞辰《通释》从之:“下章榖为木名,则此章萚亦木名,不得泛指落木。”
⑤它:别的,其他。
(6)错:通“厝”,磨玉的石块。《说文》:“厝,厉石也。《诗》曰:‘他山之石,可以为厝。’”
(7)彀:楮 树。《孔疏》引陆玑云:“荆杨人谓之榖,中州人谓之楮。”楮树皮常用以作纸。《毛传》:“榖,恶木也。”

【译文】
白鹤鸣叫在深泽,
鸣声四野都传遍。
鱼儿潜游在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