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同仁 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8:01:29
成都的同仁路的由来是什么?

位于成都市通惠门内侧的同仁路,它的名称的由来,与成都辛废亥革命时期的风云变幻有密切的联系。
  清康熙五十七年,四川巡抚年羹尧从荆州调来满、蒙旗兵三千人驻于少城,康熙五十九年选留一千六百人永驻成都,军眷亦随军而来。到光绪三十年,旗兵后代已发展到五千一百户,二万一千多人。旗兵以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八种旗帜作标志,其后代称为“八旗子弟”。
  清制规定,满、蒙军兵包括军眷及闲散人员一律不得擅离营地,不得务工、务农、经商,不得买房置地,全靠吃皇粮过日子。康乾盛世之后,国势日衰,国库日渐空虚。八旗二百多年的人丁繁殖,到了晚清时期生活陷入困境。很多家没钱买菜,到空地挖菜吃,遇事当卖衣物的比比皆是。有个姓金的军官,穷得没法,把军服当了糊口,临到会操没钱取当,便开枪自杀了。因贫困自杀的时有的所闻。当时还流传着一些笑话:一个有官位的旗人,夏天到友人家作客,脱下的外衣,被主人拿去从后门送到当铺里给当了。客人走时不见衣服,主人便装腔作势骂妻子太不小心,被小偷从后门进入房内把客人的衣服盗走了。
  旗兵进驻少城之后,在这个称为满城的窄小范围内,很少与汉人往来。四道城门禁止外族进入。有时汉人误入,多遭毒打,还常与居住于城边的汉人发生纠纷。长期以来民族矛盾相当紧张。1911年辛亥革命、保路运动时期,赵尔丰交出总督政权,四川宣布独立,满城内男女老少恐慌万状,怕遭汉人报复。而外地惨杀满族人的消息又不断传来,满、蒙族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这时,大汉四川军政府都督蒲殿俊、罗伦约同越云安一道去会满将军玉昆,商谈和平解决。正在酝酿和平解决方案时,农历10月18日,赵尔丰所带的巡防军哗变,四处抢劫。尹昌衡率部平定乱军,作了军政府都督。尹认为巡防军兵变是赵尔丰唆使,于冬月初三,派兵将赵尔丰从衙门内提出游街示众后斩杀于皇城军政府。赵尔丰被杀后,旗人更是惊恐万分,少城四门日夜紧闭,三营旗兵武装巡逻,库存刀矛亦取出来发给青壮旗丁,只待有变就杀出少城拚个你死我活。军政府也派了武装士兵防守少城门外,形势十分紧张。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军政府委派两位和平使者——徐子休和周凤翔来到少城,分别会见了满、蒙三个协领和士坤、陶芝生等人商议,达成了收缴旗武器和优待条件的协议。一场天大的风波幸运地和平度过了。鉴于满、蒙族人长期脱离生产劳动,生活贫困又缺乏自立谋生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