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宗主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3:03:40

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利,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器,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宗主国的概念是相对于殖民地(殖民国)来说的。殖民地独立政权后,经济上就算超过了宗主国,但很多的生活习性和信仰还是传承于宗主国。
因此,殖民地文化所依赖的发源国即为宗主国。宗主国就是殖民地的最终统治权的拥有国。如:西班牙、葡萄牙、英国。

在中国的历史和史书里没有宗主国一词,宗主国是外国人形容中国与各藩属国关系时所定的称呼。在清朝末年,随着近代中国与外交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在向英、法、美等国家形容和说明中国与安南,朝鲜,琉球等国的关系的时候,接受了宗主国一词。李鸿章首先使用了这个名称。但在中国政府内部往来的公文中仍称为藩属国。宗主国在西方有保护国的含义和因侵略占领之后所成立的国家与占领国之间的卑微关系。带有更多的不平等倾向。

宗主国是封建时代直接控制藩属国的外交和国防,从而使藩属国处于半独立的状态的国家.在资本主义主义时代,殖民国家对殖民地也自称宗主国。

就是殖民地的所属国,控制着殖民地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