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泉的传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0:39:47
不是有口泉叫廉泉吗?那它的传说是什么,要一个故事,比如XX来到这玩....

说起这口廉泉井,也有一段故事。据说,这口井的水,赃官、不肖子孙喝了,都会头疼,闹肚子的。”明朝人在包河修建包公祠时,也给这井修了个亭子,作为一“景”留下,称为廉泉。从此井亭作为一 “ 景 ” 留存至今。

廉泉井水真如传说的那样吗? 这一点不假。后来有一个姓臧的人来合肥任知府,他不相信廉泉的井水有这么大能耐,又想显示一下自己为官清正,便从廉泉的井中打了水,喝了一大口。说来还真应验,他立即头疼,越疼越厉害。不久,就悄悄地溜走了,不敢再在合肥为官。

廉泉的井沿上,布满一条条深深的凹痕,那是井绳长期磨擦而留下的。正对井口的亭子顶端天花板中央,雕有一块圆形彩绘木质浮雕龙像。雕龙倒映井内,随着井水的晃动,好似龙影在舞,颇有游龙戏水之景趣,故人们又称廉泉井为 “ 六角龙井 ”.

天下名泉知多少,不曾考究,唯廉泉让水为古邑称谓,并传为千古佳话,引起笔者颇感兴趣,阅史考稽,也做一番研究,为其原由而兴奋,它记载着传统文化对世人心灵的洗涤。
早在西晋太康年间,平利始设县治,取上廉水名置上廉县,距今已经1700多年了。邑人总想为古县名的来由问个究竟;岂知中国文化史中著名的廉泉让水的典故就产生于安康平利境地。我国传统文化最注重自身人格素质的构建:习文者要能治国,学武者为了安邦,入仕做官要清正廉洁,在家做人要知礼谦让,这种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人格追求目标。据《南史·胡谐之传》记载,南朝宋时,梁州<今安康地>范柏年因事拜见明帝,明帝说到广州的贪泉,就问柏年:“卿乡复有此水否?”柏年曰:“梁州惟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明帝又问:“卿宅在何处?”柏年曰:“臣所居廉、让之间。”因有这个故事,廉泉让水遂成为乡里风土淳厚的专誉之辞。后来不少雅士以此自励,甚至作为居室名号。
廉泉让水在那里?据旧县志对上廉水的记载:“一说为今连仙河,字音讹也;一说为黄洋河源之清水河。岚河有让河注之,故范柏年云所居在廉让之间。”看来旧时对廉泉的界定有两处,一处是发源于西岱顶的连仙河,一处是黄洋河上游发源于龙须垭的清水河。让河唯此一处,即在八仙正阳乡境内,岚河上游支流,发源于化龙山,流经千家坪森林公园的十里长峡。清水河、让河仅一山所隔,分别流于两大主干河流——黄洋河、岚河。两条溪流倒有许多相似之处,真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