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理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4:15:29

什么是环境监理?环境监理的方法是什么?

环境监理是指环境保护监督职能中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在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基本建立的条件下,强化对污染源的现场监督管理,加强对“三同时”实际执行情况、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情况,排污许可证、排污收费制度、污染事故报告制度执行情况的现场监督检查,是解决环境保护执法不力,执法不严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要在基层建立一支环境监理队伍。

环境监理是环境现场监督、检查、督促与处理的总称。是运用征收排污费(税)这一经济手段,强化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对海洋和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调查处理污染事故、纠纷;执行各级政府及其环境保护部门做出的处罚决定的环境监理监督执行系统。

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一般划分为决策管理系统(规划、计划,综合、法规、标准)、监督执行系统(排污收费、现场监督)和支持保证系统(科研、监测、信息)三大系统。决策管理系统主要是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教育、规划等手段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属宏观管理;监督执行系统是为实现决策目标从事现场监督、检查与处理的执行者,属微观管理;支持保证系统是为实施和执行决策目标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属服务系统。

环境监理的方法可以概括为:

环境监理的准绳——法律、法规、条例。

环境监理的技术依据——环境基准与标准。

环境监理的耳目——环境监测、统计与排污申报登记。

环境监理的经济手段——排污收费(税)与奖惩。

环境监理的组织保证——机构与人员素质。

(水、大气、生态、海洋)环境监理是(水、大气、生态、海洋)环境现场监督、检查、督促与处理的总称。是运用征收排污费(税)这一经济手段,强化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调查处理污染事故、纠纷;执行各级政府及其环境保护部门做出的处罚决定的环境监理监督执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