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喜与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3:43:19
我要多一些的!
谢谢哦!

自从烟花爆竹解禁以来,每逢春节宁波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火树银花,爆竹声声,让人充分感受到了节日的快乐。如果少了烟花爆竹,那真是一点年味儿都没有了,但是接连不断的爆竹声,尤其是在深夜听到那隆隆的声响,让人无法入眠。正月初二我们来到慈溪走亲访友时,发现那里几乎听不到喧闹的爆竹声,自然也见不到绚丽多彩的烟花,特别是夜晚,这可让我美美地睡了个好觉。第二天,我问舅舅,为什么过年没人放爆竹?他告诉我,他们那儿前几年也放得非常热热闹闹,根本睡不上好觉。这几年不一样了,只有在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大家才燃放爆竹,初二开始,基本无人放了,这样既热闹又可以休息好。

  看来烟花爆竹的燃放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但也给我们造成了一定的烦恼。所以明年春节我们也得有节制的燃放烟花爆竹。
  日前,在某市政府召开的一次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传出信息:要争取用半年的时间实现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全面退出”。

  这一决策的出发点当然勿庸置疑——遏制和防范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嘛。

  可是,笔者觉得,这一决策值得商榷。

  首先,必须承认,烟花爆竹生产是高危行业。可是,只因为有危险就让这些生产企业“退出”,合理、合法么?公路交通常出车祸,民航飞机也有失事,汽车和飞机这两类交通工具是不是也得“退出”?你让人家“退出”,这得给个理由或依据——违反什么法律、法规——才行啊。

  本人向来对烟花爆竹(尤其是后者)没甚好感。本人生长在一个小圩镇,深刻地领教了烟花爆竹带给人们的喜与忧。不知打什么年代起,每逢农历大年三十晚、初一凌晨,镇上几乎家家户户燃放爆竹,在那爆竹声震耳欲聋、火药味直钻鼻孔(关闭门窗仍然挡不住烟气的入侵)的大年夜,人们仿佛着了魔似的,个个争相燃放爆竹(当地人称之为“斗炮”)。镇上居民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攀比心理:比谁家门前的爆竹纸多且红,所以,初五之前是绝对不许打扫的。有的人每每为自家门前爆竹纸不够厚而在初二或初三补燃鞭炮。于是,几乎年年都可听到某某人烧了多少饼十万头的鞭炮、某某人为此花了多少千元等新闻,而且,几乎每年都可听到被爆竹炸伤和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灾的事儿——笔者就曾连续两年在除夕之夜目睹了大火烧房的悲惨情景!

  所以,笔者曾不知多少次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