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孙膑各自生平事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9:41:03
小时候一直认为是同一个人
现在知道不是了
但对他们的生平仍是模糊得很
有知道的可否见告

孙武,字长卿。春秋晚期的著名军事家。是齐国田完后裔,赐姓孙。吴王阖闾为振兴国力招募贤才时,孙武从齐国带着兵法来到吴国,受到阖闾重用,任命为将。他与伍子胥共同辅佐吴王,经国治军,“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史记》)。他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时期各国战争的丰富经验,概括了战略战术的一般规律。现存十三篇,所以也称《孙子十三篇》。篇目是: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事、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及用间等。

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残简中,还有吴问等几篇佚文。《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兵书,享有盛誉,被译成多种文字。

孙膑 中国战国中期军事家。真名失传。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山东鄄城北)一带人。孙武后裔。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 。 传说与庞涓同时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因忌妒孙膑才能,将其骗至魏国,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为齐使者秘密带回齐国,经将军田忌举荐,被齐威王重用为军师。在齐、魏争雄具有决定意义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孙膑指挥齐军两次击败魏军,迫庞涓自杀,使齐国成为强国之一 。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孙膑及其弟子所撰《孙膑兵法》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总结战国中期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理论遗产。

中国古代的军事大家,其中以孙武为举世所推崇,被誉为“兵家之祖”、“东方兵圣”。军事上业绩辉煌,不同处是:孙武一生善始善终,且有《孙子兵法》十三篇留传后世;孙膑因庞涓之忌,兼受断足和黥面之刑,惟终能令庞涓自刎,报仇雪恨;?

孙武,字长卿,春秋时代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后为吴国(今浙江)名将,生于公元前约五百五十年,卒年不详,著有兵法十三篇。孙武经吴国大臣伍子胥推介给当时一心想扩军建立霸业的吴王阖闾。吴王读完兵法后大赞,但欲证实其可行,遂命孙武训练两队各九十名的宫女,孙武三令五申后,宫女仍嬉笑不听军令,孙武即下令将两队为首的吴王爱妃斩首,吴王欲阻,孙武不听,其后两队宫女均遵令操练。成语“三令五申”及名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均典出于此。孙武后助吴王在黄池会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