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历史问答题2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6:07:13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内存在哪些矛盾?后来主要矛盾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什么政策?到1936年,这个政策发展到什么程度?

国共十年对峙期间的各种矛盾:

a.国民党新军阀与旧军阀之间的矛盾和国民党内部派别斗争。如蒋桂战争、中原大战。

b.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工农群众与国民党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如围剿与反围剿。

C.共产党内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之间的斗争。中共“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后,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中日民族矛盾。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

e.国民党内抗日将领与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矛盾。福建人民政府建立、西安事变。

②主要矛盾的变化趋势:由国共对峙和内战(或阶级矛盾)逐渐转变为中日民族矛盾。

③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各种矛盾。

a.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取得四次反“围剿”胜利和长征的胜利。

b.纠正错误路线,确立正确路线:开辟农村包围城市之路;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领导。

C.对日本侵华: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领导和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d.团结抗日将领,促成时局转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④国民党政策的变化: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接着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爱国将领冯玉祥、蔡廷锴等抗日反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派周恩来赴西安参加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