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泉斩猫的故事,,有高手进来解一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9:59:18
南泉斩猫究竟是表达何种禅意?本末倒置又做和解为和赵州吧草鞋顶在头上走出去?附:(唐朝池州南泉山上有位叫普愿禅师的高僧,世人称他为南泉和尚。一天,寺庙里的和尚抓住了一只美丽的白猫,谁都想拥有它,引起了争执。于是,南泉和尚把镰刀架在猫的脖子上说:“众生得道,它即得救。不得道,即把它斩掉。”
无人回答,于是南泉和尚一刀下去,把猫斩了。后来他的徒弟赵州知道后,立即脱下自己的草鞋,把鞋顶在头上走了出去。南泉和尚当即感叹说:“今天若是你在场,猫儿就得救了。”)这是蔡骏的恋猫记里引用的,总不知道作者要说什么??

南泉和尚认为争执的根源在于猫,必须除掉它才能消灭争执,所以他斩了猫。但赵州和尚不这么认为,他把草鞋顶在头上,以草鞋比喻痴迷于美的痛苦。解决这种痛苦的办法不是把草鞋扔掉,草鞋和猫都是让人类欲望的替罪羊。猫是无辜的,它的外形是自然天赋的,它的‘美’不过是人类的感觉——美的根源在于观察者的内心,由此而来的痛苦也来自内心,就算消灭了美的对象,但能消灭美在你心中的根源吗?不能!即使南泉和尚把猫处死,但他真的能消灭弟子们心中对猫的妄念吗?以猫作为象征的美永远存在于人们心中,不管猫是否出现,也不管猫是否被杀。美是千变万化的,但在你心中,美又是同一的,美的概念既可以抽象,也可以具象。抽象为美,它伴随你一生;具象为猫,同样可以在你内心活一辈子。亘古以来,就有一个梦想美,发现美,追求美,热爱美,乃至于痴狂于美,痛苦于美,最终毁灭美的方程式。许多自然或人类创造的美,都因为这个方程式而毁灭。难道罪过在于美的事物吗?不,罪过在于我们的内心,在于对美的欲望!解决的办法既不是毁灭美,也不是放弃美,而是宽容美!我们所要承受的恰恰是我们自己。叶萧,请相信我,美,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饶恕它,也就是饶恕了我们人类自己!

空色空象,万物皆空。警惕自己内心的欲望!万物皆空的意思是世间万物本是幻象,就如同那只猫,它本是“象”,南泉斩了它却只斩了“象”斩不了众和尚心中的“色”,所以回去以后赵州和尚把鞋子顶在头上,寓意它本末倒置。把眼光放开,不要被这个典故限制住,典故本身也是个局。

猫比喻我们的清净自性(佛性),而争执就破坏了清净自性(华严经中曰:一切众生皆具真如佛性,只因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争执一起,真如自性就如死猫。肮脏的鞋子放头上表示在我们的清净自性中一切都是平等无分别的,即是道,也就是开悟了的。

这个道理不像别人说的那样,又说是本末倒置,又是生与死齐,又是破除执着,又是宽恕美,都不是这个道理。若是这个道理,赵州禅师直接用嘴巴说就是了,何必多此一举。禅宗的公案都是在指示众生本来不迷。赵州禅师在把鞋举在头顶上的时候,大家在此时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清净本然的面貌显现面前,若能反观就能认识到.这和禅宗其他的公案都是一会事.但因为众生不知这种本然,于是起了一念,哦,鞋放在头顶上了,刚才未起念若能反观自心,就会认识到自己的本然面貌,如今又起了一念,说自己看到了鞋放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