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为什么受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21:27:05
同治成人后,为什么还听从慈禧太后?

咸丰死时,同治年仅六岁,咸丰死前,指定了同治做皇帝,任命了辅佐同治的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咸丰死后尊慈安和慈禧为两宫太后,后来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奕欣,利用亲贵势力对顾命八大臣的不满,精心策划、发动了辛酉政变,杀了这八大臣。结果两宫垂帘,恭亲王奕欣为议政王。

补充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同治皇帝名字叫载淳,最初的年号是祺祥,辛酉政变后,改为同治,寓意两宫太后共同治理国家。同治皇帝六岁登基,卒时才十九岁,亲政是在十八岁,就这样的一个皇帝,在他的经历里,名为皇帝实为傀儡,真正掌握实权要看亲政后,而亲政后才一年就死掉了。而且慈禧愿不愿意真正的放权还政另当别论。

垂帘听政主要是由于同治帝太小,慈禧又喜欢权力,所以就垂帘听政。后来因为同治帝受太监唆使而经常出宫寻花问柳,后来病亡,无奈只好让恭亲王之子继承王位,又再次垂帘。

主要还是看资料,资料太多穿不上来,把连接给你,细说清宫13朝比较全。

垂帘听政之始
稍知历史的人,对“垂帘听政”四字,恐怕都带有深恶痛绝的情绪。因这四个字,连着一部丧权辱国史——倘若不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滥揽坤纲,中华民族也许不会经过长达一个世纪的血与火的蹂躏。
是谁在男权社会极严厉的封建社会里发明创造了这么一种专权方式?是慈禧么?并非。
其实,垂帘听政不是慈禧太后的创造,历史上最早使用它的人,比慈禧尚早800多年,第一个垂帘听政的是宋真宗皇帝的皇后——宋仁宗皇帝的娘。
史料载:宋仁宗继位时,年龄幼小,政事不懂,而太后精于朝政,颇有才华,就代替儿子听大臣奏事,听政于朝。史云:“太后听政,殊建言群臣奏事者,太后垂帘听之。”
这位“殊”,乃是做过亳州知州的晏殊,才名满天,诗文行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自小被誉为神童,七岁时,被抚州太守张知白以“神童”之名推荐,擢升为秘书省正字。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得到了宋真宗皇帝的赏识,先后出任应天府太守、亳州太守、礼部尚书等官职,最后,终于入阁拜相。晏殊勤奋好学,手不释卷,也非常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他做应天府太守时,就把当时尚不知名的范仲淹聘请出来教授生徒,终于使范仲淹步入政界。史书上称:“五代以来,兴学自殊始。”当时文坛上一些叱咤风云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