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族谱寻根,寻王曰琪公的祖先根源和观泰、观保公后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3:57:41
琪公生于元朝大德年间,祖籍福建兴化莆田甘蔗园村,“开闽王”三审公之后。延佑三年(1316年)琪公入贡,次年入国子监,适逢已未年春(1319年)贡院开科取士,公以进士第一名举荐入宫殿试,因奸臣舞弊而屈居第三名,授五品官衔,任珠崖万州知州,并奉旨完婚,娶妻林氏,封赠五品宜人。...生三子:观泰、观保、观礼,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念其前贤,皆有赐赠,观泰观保两公赴任后未详,三子观礼奉母入琼定居后被召入朝。
解放前观礼公的子孙曾有人去福建查找其曰琪公的祖先住地,但未能找到。现观礼公的后人想寻找王曰琪公的祖先根源和观泰、观保公后人的下落,知情者请直接回答或电邮联络,不胜感激!
E-meil:whganh@163.com
悬赏50分!!

人家问王氏的,怎么说到王氏的了?我有一些资料,用邮箱发给你,你两个问题是一样的吧...

寻根溯源
1.商朝末年,舜的第33代孙遏父(又称阏父)投附了周国,担任陶正一职,他制陶的技艺极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的欢心。周武王灭商建周后,追封先贤遗民时,把遏父的儿子妫满封於陈(今河南开封以东,安徽亳县以北),国号陈,荣为侯爵,奉守着帝舜的宗祀,并将大女儿太姬嫁给他为妻。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所以又被称为胡公满。他的子孙有的以国为氏,就是陈氏。

公元前672年妫满的第12代孙陈完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后来他的10世孙田和建立了田氏齐国。战国末年,齐被秦灭。齐王的长子升次子桓先后改姓王氏,三子田轸逃至颖川(今河南禹州、许昌一带),恢复陈姓。从此陈氏一门在中原瓜瓞连绵,生生不息,发展成为名门望族。

2.陈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据记载,北魏孝文帝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於496年将代北鲜卑族三字姓侯莫陈氏改为单姓陈氏。

迁徙
唐初期、中期,中原陈氏有过两次影响深远的南迁福建之举。669年,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陈政(胡公满的68世孙)任南行军总管,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少数民族动乱。667年四月,陈政卒,由其20岁的儿子陈元光代父领兵,经过九年战争,局势平定后,於686年报请朝廷批准,设置了漳州郡。陈元光致力於发展漳州一带的农工商各业,使当地得到了繁荣发展。

他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子孙后代被称作"开漳圣王派",成为闽、粤、台及南洋诸岛陈姓最主要的一支。台湾现有陈圣王庙53所,这从一个方面表明了台湾同胞对陈元光的崇敬之情。

再就是颍川陈后裔陈忠之子陈邕,唐中宗时进士,官至太子太傅,因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至漳州南厢山。其子陈夷行,唐文宗时任宰相。此后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氏,尊陈邕为"南院"始祖。

陈氏入粤,始於南宋。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中原士族大批南迁,陈后裔陈魁率族人93口移居福建宁化、上杭,至其曾孙二郎、三郎再迁至广东梅州,后散居大埔、兴宁、长乐、龙川等县。陈氏入台,始於明未。福建同安人陈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