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名词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1:44:15
名词解释:“风骚”、“新革律诗”、“古文运动”

风骚

fēngsāo

(1) [literary excellence]∶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屈原所作的《离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沁园春·雪》

(2) [coquettish]∶指妇女举止轻佻放荡

(3) [beautiful]∶形容女子秀丽、俊俏

新格律体诗

中国现代新诗的一种形式。又称现代格律诗。是五四以后出现的新诗中不同于自由诗、但又有别于传统诗体、没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诗体。早在五四文学革命期间,刘半农就倡议破坏旧韵重造新韵和增多诗体。稍后,陆志韦又提出“节奏千万不可少,押韵不是可怕的罪恶”的主张。1926年,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系统地表述建立新格律诗的具体主张 ,要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押韵 ,每行诗的“音尺”(又称音步,英文feet的意译)数要相等,由调和的音节产生整齐的诗句。经过这样的倡导,格律诗成为新诗中的一种体裁。50年代,林庚提出一种节奏为上五下四的九言体的新诗建行设想。
何其芳在《关于写诗和读诗》等文中,提出建立“现代格律诗”的设想和具体要求。60年代初,臧克家把精练、大体整齐、押韵,作为新格律诗的基本条件。尽管各家的见解不完全一致,但都倾向于新格律诗应当押韵,诗行应相对整齐,应当有一定的格律形式;在这些前提下,格律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唐德宗贞元时期,由于韩愈的大力提倡,古文发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人向韩愈请教,一时韩门弟子甚多。李翱、皇甫湜等都追随韩愈积极作古文,到了唐宪宗元和时期,又得到柳宗元的支持,古文逐渐压倒了骈文,占据了文坛的主要地位,这就是文学史上所谓古文运动。

风骚1〈书〉①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后来泛称文学。②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 风骚2 [fēngsāo]指妇女举止轻佻:卖弄~。

就是对传统格律诗的四声、平仄、用韵进行改革以后,形成一种格律诗新品种,称之为“新格律诗”

古文运动,是针对骈体文而发动的—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