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网友都来帮个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4:02:58
2月18日,我朋友的女儿(1岁8月)因间歇发烧5天,呕血,黑便1天,送内蒙古乌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急诊.该院医生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并给患者输两支丙种球蛋白.(800多元).我想请问专家和网友,该治疗是必须的吗?还有,该医院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拜谢.

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许多疾病并发的一种病理过程,其特征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凝血系统被广泛激活,凝血过程加速,在微小血管内广泛形成微血栓,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并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临床可出现广泛性出血、休克、栓塞及溶血等症状。

  新生儿DIC比较常见,其原因为:

  (1)免疫力低下,易患感染;

  (2)各种凝血因子生理性低下。肝脏合成凝学因子功能不成熟,胎盘阻碍凝血因子通过(纤维蛋白原和Ⅷ因子)

  (3)易患各种疾病,低体温、呼衰、缺氧、酸中毒等。

  (4)血液粘稠,呈高凝状态,纤溶活动强。

  (5)某些产科因素的影响。

  病因

  1.感染 生后感染-败血症;宫内细菌或病毒感染。

  2.缺氧、酸中毒 窒息、MAS、RDS、先心病,致缺氧、酸中毒、血液粘稠度增加

  3.新生儿硬肿症 微循环灌注减少致组织缺氧、酸中毒毛细血管损伤,血液粘稠。

  4.溶血 红细胞释放大量磷脂类凝血活酶类物质,血小板破坏释放血小板第3因子,促发内源性凝血和血小板黏附。

  5.产科因素 羊水栓塞,严重妊高症,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胎盘所含组织凝血活酶进入胎儿循环,激活外源凝血系统,并可产生缺氧、酸中毒及血管内皮损伤。

  6.其它 早产、SGA-凝血因子低,易硬肿和感染;休克和NEC-微循环障碍。

  临床表现

  1.出血 首发症状,皮肤出血最常见,皮肤淤斑、脐残端及穿刺点渗血,消化道或泌尿道出血、肺出血、颅内出血。出血多且不易制止。

  2.微循环障碍与休克 广泛微血栓致微循环障碍,回心血及排血量不足,全身小动脉扩张 →休克,血压下降。 休克加重DIC

  3.栓塞 受累器官缺血缺氧致功能障碍,甚至坏死。包括肝、脑、肾、肺、消化道 。临床表现为肝、肾衰竭、呼吸窘迫、惊厥、昏迷、肺出血消化道出血、皮肤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