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这首诗对诗人本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他此时此刻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2:58:34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绝望,诗名应该叫“绝望”,不是“春望”,文中透露出仅有的希望,是发自诗认内心深处的对人民的怜悯,正所谓“看花花溅泪,看鸟鸟惊心”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
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
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
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
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
流传千古之名言。

设题有问题 他写的诗对他自己有什么影响 出的古怪
作者在诗歌当中所表达的主要感情是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联写长安春景,国家沦陷,只有河山依旧,原本繁华的都市,如今却杂草丛生,国家沦陷的悲伤之感顿生
颔联是千古名句,历来传诵,但有不同解读,有人说是作者看到花朵感慨时局,悲从中来潸然泪下,听到鸟叫,遗憾自己也必须如鸟儿一样远离故土,心中更是悲痛.也有说是花朵流泪,鸟儿惊心,都有其道理,但无论怎样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沦陷的悲痛之情
颈联直接写出了在战乱年代与亲人失散的痛苦,烽火代指战争,家书跟万两黄金一样珍贵.开始由为祖国悲痛联系到百姓联系到诗人自己
尾联说的是诗人自己,此时满头白发的诗人(头白因何原因?因国家沦陷因百姓蒙难因自己颠沛)满心的愁绪,那头发掉落了大半,簪子都插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