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一些问题,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7:50:50
1.第一自然段“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中“似乎”与“确凿”是否矛盾? 为什么?

2.第二自然段的景物描写调动了人的哪4中感官,表现作者对百草园的什么感情?

3.第二自然段运用了哪三种修辞手法?

4.文中“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的句式起了什么作用?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
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岭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
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
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
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
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
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只说下2.3就好了

嗅觉在那句中体现了???还有排比???

1.首先要知道确凿的意思是确实,而似乎的意思是大概,是不一样的.
2.动用了听觉,嗅觉,视觉.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3.比喻,排比,拟人.
4.体现了作者对百草园动植物的喜爱之情.

1.不矛盾
2.听,看,玩,尝,作者对百草园的怀念与喜爱
3.排比(补充:“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就是排比),拟人,比喻

1.两词放在一起,看起来是矛盾的,但细细品味,它们并不矛盾。因为距离“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一开始回忆印象有些模糊了,用“似乎”表达不肯定的语气,然而儿时的生活又历历在目了,用“确凿”表示肯定语气。
2.嗅觉,听觉,触觉,视觉。表达了作者喜爱百草园的感情。
3.拟人,比喻,排比。
4.可以理清作者的写景顺序。
5.没有嗅觉,排比: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
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1不毛盾。因为有七八年没有回来,印象十分模糊 所以是似乎。但回忆起童年,历历在目,用确凿。
2表现作者对白草园的喜爱与好奇的思想感情。
3同了排比、比喻和拟人。

注:自我感言,请勿复制!!!谢谢!!!

1.不矛盾.“似乎”是因为不相见已隔了七八年,印象模糊,“确凿”是因为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记。第一段是总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没有矛盾。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 因为事隔多年了
2.动用了听觉,嗅觉,视觉.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与怀念之情.
3.排比,拟人,比喻
4.体现了作者对百草园动植物的喜爱之情.

1“确凿”与“似乎”看似矛盾,实际上精确地表达了作特殊的心情-对百草园深情的怀恋
2...
3排比,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