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结束时,即萧峰身亡时,书中宋朝那个小皇帝是谁?国号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0:48:30

金庸在《天龙八部》书前“释名”部分中说:“本书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书中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了杜撰和改造,半真半假,读来更增兴味。既然作者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年代,就不妨看一看史书对这一时代是如何记载的,更有助于理解书中人物的命运。

  ■“华夷之防” 北宋神宗期间,发生了宋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改革,即“王安石变法”。神宗死后,10岁的赵煦即位,称哲宗,年号元?。
  由于皇帝年幼,太皇太后高氏临朝,任用司马光为相,尽废王安石新法。哲宗年长亲政后,又恢复新法,改元绍圣,这一年就是1094年。

  王安石新法中一项重要内容是针对外患,加强兵力,保卫国家。宋朝重文抑武,军事力量很弱,边境一直不安宁。宋太宗两次亲征契丹,都大败而归;宋真宗时,辽国与西夏都来攻城掠地。1094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由宋向辽纳贡,遂赢得宋辽120年不交兵。

  内忧外患的局面必然反映到思想意识上来,当时优秀的知识分子都高唱“华夷之防”,这是前代自北朝至唐人都不很看重的一件事。由此即不难理解为什么书中萧峰“契丹人”的身份竟是如此关键,以至于改变了他的命运,复杂的身世,国仇家恨铸就了萧峰悲剧的一生,英雄的一生。金庸在书中显示了一个现代人对民族问题同情的理解和严正的判断。

  ■耶律洪基 书中萧峰的结义大哥,辽国国君耶律洪基是辽道宗孝文皇帝,1055—1101年在位,辽国共九代君主,他是第八位。《辽史》说他“性沉静严毅”,书中写萧峰助他平定皇太叔叛乱也确有其事。《辽史》载:“七月丙辰,(耶律洪基)如太子山;戊午,皇太叔重元与其子楚国王涅鲁古……(其余人略)等四百人诱胁弩手军犯行宫。时南院枢密使许王仁先、知北枢密院事赵王耶律乙辛、南府宰相萧唐古……(其余人略)等率宿卫士卒数千人御之。涅鲁古跃马突出,将战,为近侍详稳,渤海阿厮护卫苏射杀之。”可见耶律涅鲁古确实死于阵前,金庸让萧峰建此奇功倒也不妨。

  ■完颜阿骨打 萧峰的另一位朋友完颜阿骨打是金国的开国之君,金太祖,1115—1123年在位。据《金史》记载,阿骨打从小就是位大力士,一个人抵得上几个人的力气,他擅长射箭,准头足,力气大,能射下天上的飞鸟,射远能到三百二十步开外,这一成绩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