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含羞草,叶片合拢,属于反射活动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0:51:25
说法错误的( ):A脊索功能有传导和反射 B触动含羞草,叶片合拢,属于反射活动 C动物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反射活动基本结构是反射弧

不属于,反射需要神经系统,植物没有,不符合反射定义

准确地说,含羞草的“含羞”是一种瞬间细胞膨压丧失的现象。

植物的运动现象,通常是由于细胞内膨压改变所造成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大多有一个很大的液泡,当液泡内充满水份时,压迫周围细胞质使它紧紧贴向细胞壁,而给予细胞壁一种压力,即膨压。膨压使得细胞壁处于绷紧状态,就像吹满气的气球一样。
液泡内细胞液所含有机、无机物质的浓度高低,决定渗透压的高低,而渗透压的高低则决定水分扩散的方向。当细胞液浓度增高时,渗透压增加,水份由胞外向液泡内扩散,膨压增高,细胞鼓胀;反之,细胞则萎缩。(就是高中生物里的质壁分离原理啦)。
但是,这种过程只能造成缓慢的运动,例如气孔的开合等,只有当膜的半透性发生急速变化时,才可以引起相当迅速的动作——将带负电的氯离子向细胞内运送,阳离子向细胞外运送,使得胞膜和邻近地区保持一定电位差,叫做静止电位。当外界刺激超过某一定限度时,这种差异通透性会突然改变,钙离子大量涌进细胞,钾离子却向反方向进行,使膜内电位增高,甚至成为正电位,从而产生了动作电位,这种现象叫做去极化。(不妨类比人类神经冲动的传递原理)动作电位会传递,当细胞到达动作电位时,也就是产生去极化现象时,胞膜的差异通透性消失,原来蓄存于液泡内之水份遂在瞬间排出,使细胞失去膨压,变得瘫软。叶柄的数条维管束,在叶枕合成一大管道,便于容纳叶枕排出的水份。当我们碰到含羞草的叶子时,叶枕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去极化作用,细胞立刻失去水份,丧失膨压,叶枕就变得瘫软,小羽片失去叶枕的支持,依次地合拢起来。
叶枕的下半部,有一些静止电位特别低的感受细胞,它们特别容易接受刺激,只要遭到轻微的触动,就会立刻放出水份,使叶柄下垂,造成含羞草的羞态。

B

植物没有反射

A的说法错误。脊索的结构和功能:脊索是在胚胎发育中,由原肠胚背侧的一部分细胞离开肠管而形成的。脊索及其外围的脊索鞘,整条脊索既有弹性,又有一定的硬度,很结实,因此,可以起着骨骼的基本作用----支持作用。传导和反射不是脊索的功能,而是神经元和反射弧的功能。

含羞草叶片合拢,属于反射活动

B
触动含羞草,叶片合拢,属于反射活动吗?当然不属于,因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