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找点通俗音乐对民歌的影响与发展的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23:16:00
主要针对通俗对民歌的影响和发展情况分析。。还有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重点说出有什么影响和未来有什么发展的。。谢谢啦。。

通俗音乐与民族音乐比较,表现则更近于狂放、任性和浪漫自由,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它不受一般节奏旋律的限制,为了表达某一特定的情绪、情感,可以使用超重音响乃至噪音。
通俗音乐在形成了自己的流派中逐步吸收了西方音乐的某些表现方法。但是,当它感到有些困惑的时候,又默默地将创作方法移向了民族音乐,一种名日“新潮音乐”就是这种情况,在民乐中加了些电声;再如,《云之雀》音碟就较好地保留了民族特色,借用西方创作方式,现代化地表现了竹苗、巴鸟等乐器,从而使乐曲创作显得真实生动、感人。
用现代手法重新编配的《渔舟唱晚》就更别具风格了,许多专业民歌演唱家,开始演唱流行歌曲,使流行歌曲更显得轻松自如,又别具特色,这也是通俗音乐发展的明智选择。

另一方面,通俗音乐的产生及其影响对于民族音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了是一种冲击,一个启发。面对活泼、新鲜、激情的通俗音乐,民族音乐以自己的成熟兼收并蓄的姿态从容稳健地走向原来属于自己的舞台。追根溯源,通俗音乐与民族音乐其实是一家,它们都植根于民族音乐艺术之中,任何一种艺术流派,不根植于自己民族特色的土壤时,都必将从流行到流失,再逐渐消逝。
所以说,传统民族音乐的创作思路,融合当代通俗音乐的技艺方法,将使原本就不该分割的音乐艺术,来个共同“发烧”,这是当前被人们认可也是我们在创作中逐步形成的信念。

民族音乐和通俗音乐这两个概念,严格的说,不是两个处於同一层面的对等概念。因为我们所谓的民族音乐其中就包含了历史上的很多“通俗音乐”,就是老百姓中间流传很广的音乐。比如我国明清时期的时调,像《鲜花调》、《孟姜女》之类,在当时都可以叫“通俗音乐”。
通俗音乐的内涵是指现在主要在城市中市民阶层裏广泛流传的一类音乐,这种音乐其实与民族音乐从来就没有分开过,比如像摇滚,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是欧洲或者美国人的“民族音乐”。中国的流行歌曲无论是摇滚,还是抒情类的流行歌曲,真正能广泛流传的都是程度不等的吸纳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元素。

一个文化,如果一直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不与时俱进,就注定会死亡,拉丁语的消亡就是一个例子。如老师说的,法语曾经是力保最纯净的语言,但是发现这样的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于是现在的法语也多了很多外来词,如taxi,T-shirt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