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参加中考和高考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5 19:59:05
我的户籍在河南,但我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在湖北武汉新洲区上学(现读初二)。请问我能在就读地参加中考和高考吗?

17岁的王铭是北京市一名高一学生,尽管她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随父母在北京上学,但由于她的户籍在海南,将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当她想回海南参加高考的时候,海南也以小学初中不在海南毕业,且高中后两个学期不在海南就读为理由不接受她参加高考。面对这种困局,王铭只能考虑投资移民国外或出国留学。这是国内“高考移民”的升级版,人们称为“另类高考移民”。

报道说,王铭母亲刘女士多方打听到澳大利投资移民的条件比较宽松,刘女士很动心,她说:“我们对孩子高考这事一直很内疚,如果能有合适的国家,我们可以考虑去移民陪读,说实在的,年纪一大把了再移民,心里很不好受。”相信这一情景会令许多国人都不好受。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自己生长的城市和国度尚不能让人自由选择高考,另一个陌生的国度却可以敞开胸怀接纳投资移民?

“王铭”的这种“高考移民”决不是个案,而是代表一个庞大的群体。据2006年9月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最新数字:我国城市流动儿童达到1000万人。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披露,未来20年将有3亿左右农民进入城镇,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将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未来20年内,“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动态累计数预计将超过1亿人。

一纸薄薄的户籍,难道要把许多徘徊于高考之门的莘莘学子都逼出国门,把“年纪一大把”的父母都逼出他们依恋的家园?在这样的一个制度设计前提下,城市保住的是它的权力、偏狭、观念、虚荣。而失去的是精英、栋梁、未来、人心,并最终使国家蒙羞。

面对这种无奈境地,有钱的“王铭们”尚可采取非暴力抵抗的形式,权衡利弊,有所取舍,最后博弈出次优的结果,比如学生并不十分情愿的出国或移民。而普通家庭的“王铭们”则只能徒叹奈何,连非暴力抵抗的能力都没有,只能任凭命运的嘲笑与捉弄。其结果只有两样,要么打掉门牙往肚里吞,做一片水上浮萍,在人生的汪洋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或回家务农,或在城市务工。要么,自暴自弃,一条道走到黑,以社会为发泻对象,三五成群,为害一方。而这部分人看似弱者,但却更具危险,这是一股终久要决堤的水,水至柔亦至刚,至弱亦至强。端倪已现,洪峰将至,不可不警惕。希望工程的使命是“帮助一名学生挽救一个家庭”,而户籍制度的结果是“挡住一名学生毁掉一个家庭”。这一比较令人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