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没有电力,如何制作喷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8:26:31
如题

先在高处建一个很大的蓄水用的水缸,水缸的底部和喷泉孔相连,当水缸中装满水后,由于水缸处的水比喷泉处的高,压强要大,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水就会从喷泉处喷出来。

水缸处的水是平时有人专门用水桶把水挑上去,再倒进水缸里的。

修个管道和附近的高水塔相连应该就可以了

或者是虹吸现象(九龙杯用的那个)
虹吸现象是液态分子间引力与位能差所造成的,即利用水柱压力差,使水上升后再流到低处.由於管口水面承受不同的大气压力,水会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直到两边的大气压力相等,容器内的水面变成相同的高度,水就会停止流动.利用红吸现象很快就可将容器内的水抽出.
虹吸管是人类的一种古老发明,早再公元前1世纪,就有人造出了一种奇特的虹吸管.
事实上,虹吸作用并不完全是由大气压力所产生的,在真空里也能产生虹吸现象.使液体向上升的力是液体间分子的内聚力.在发生虹吸现象时,由於管内往外流的液体比流入管子内的液体多,两边的重力不平衡,所以液体就会继续沿一个方向流动.在液体流入管子里,越往上压力就越低.如果液体上升的管子很高,压力会降低到使管内产生气泡(由空气或其他成分的气体构成),虹吸管的作用高度就是由气泡的生成而决定的.因为气泡会使液体断开,气泡两端的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减至0,从而破坏了虹吸作用,因此管子一定要装满水.在正常的大气压下,虹吸管的作用比在真空时好,因为两边管口上所受到的大气压提高了整个虹吸管内部的压力.

利用水的压力啊

清朝有喷泉么

清朝没有真正的喷泉,都是选择下面有泉眼的地方,在上面修龙嘴使水流出,和外国不同.当年圆明园中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