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真正的缺陷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4:53:37
西施耳朵小 杨贵妃走路声音大 貂蝉有狐臭 王昭君``````我看一本书上也这么说可为什么众说纷纭?到底是什么样的,要准确的~

都是传说,甚至是戏说,正史是没有的。
传说我国古代有四大美人,杨贵妃、西施、貂蝉、王昭君。她们的美可谓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据说她们每个人也有不足:杨贵妃腋下有狐臭,所以不得不浓施粉黛;西施有心绞痛,就露出了以手捂胸的病态状;貂蝉是个吊肩膀,穿衣只好垫肩;王昭君一只脚大一只脚小,平时只好长裙曳地,不露双脚。

另外,毛嫱应该是“沉鱼”的原始形象。毛嫱其人,史书上并无专门记载,只知她是春秋时一代霸主越王勾践的爱姬,大致与西施、郑旦年龄相当。但我们仍可以从后人对她的称道赞美中知晓,她才是最初人们心目中美的化身与象征。“沉鱼落雁”这个成语,源出自《庄子·齐物论》中的“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庄周的本意是指无论像毛嫱、丽姬那样人们公认的绝色美女,鱼与鸟是不懂得去欣赏的,面对美妹,它们照样或沉入水底自游,或高高地飞翔着。庄周以此说明天地万物齐一。

后来唐朝诗人宋之问有诗云:“鸟惊人松萝,鱼畏沉荷花。”此后世人便以“沉鱼落雁”形容女子之貌美。“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也成为古典小说中形容女子美貌的套语。故原始的“沉鱼”和“落雁”应该是指“毛嫱”和“丽姬”,而并不是“西施”和“ 王昭君”。当然,《庄子·齐物论》中也提到了西施,说“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大意是丑陋的女人与美貌的西施,还有其他稀奇古怪的事物,从道的角度看是不分彼此的。还在《庄子·天运》中讲了“东施效颦”的故事。

再看后人对美女的赞颂中,凡同时出现毛嫱、西施的,大都是毛嫱居前、西施断后。《韩非子·显学》说:“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管子·小称》中有“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盛怨气于面,不能以为可好。”《淮南子》则说“今夫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但《淮南子》中也有把西施放前面的,说“西施毛嫱,状貌不可同,世称其好美均也。”

可见毛嫱一直居西施之前。后来由于开篇所说的特殊背景,毛嫱逐渐不为人知,西施则在世人的一片惋惜与同情声中成为美的象征,并位列古典“四大美女”之首。

王昭君脚大,发明了拖地的长裙
貂蝉有狐臭,发明了香薰沐浴
杨贵妃走路声音大,发明了首饰步摇
西施耳朵小,发明了耳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