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大话西游》论相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1:17:57
曾记得有人对《大话西游》(以下简称:大)这样的评论,说《大》不是和《西游记》(以下简称:西)能相提并论的,《大》纯粹是恶搞,并且没有一点的艺术修为。其实仔细想想,《西》又何曾不是‘恶搞’唐朝历史上的三藏取经呢?不错,《西》确实是《大》的母体,但为什么就能武断的认为只有《西》能受人热爱,而《大》只能当是儿童游戏,过了就罢。
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的相声艺术,要么就全用传统相声,要么就一律革新,两者之间只有继承的关系,而不能有沿用和再造的关系!‘再造’也只能像《西游记贰》中那样,虽然不堪入目,但那是‘正根’,是原创班子做的,是缔造辉煌的《西游记壹》的剧组,电视台和发行商做的,这是艺术的悲哀啊!!!《西》的原作者吴承恩当时未必不是怀着对三藏取经的故事的‘恶搞’心理在写这部作品,那为什么吴承恩的作品就是正根?哦!对了!几百年都是研究的《西》,它早出了这么久,大家都这么认为了,所以就是正根,其它的全否定!
不过让人担心的也不是不对,很多人现在未必真正读过大唐历史,看过原版《西游记》的书籍--当然是简体的,就盲目的追求和崇拜《大》也确实让人对观众感到悲哀!
再来说说相声,很多人不了解真正的相声,没听过多少段相声--特别是传统相声,就盲目的追捧郭德纲等,我不怕讲明了说郭德纲,但其他‘相声大师’的我还真不敢说,因为郭老板如果真的有机会能看见我这篇漏文,就知道我的意思了!我不是捧郭德纲,更不是骂,我认为郭老板太像《大》这部作品,当然,郭德纲也有把传统的一段三十分钟的相声段子改成只有三分钟,但也有把一段三分钟的节目改成三十分钟的节目,功过参半!
说了那么多好似矛盾的胡话,现在说正题,《大》好不好看?观众喜欢不喜欢?爱不爱看?观众自己还分不清楚吗?同理,郭老板的相声也是如此。观众看电影徒消遣,听相声徒高兴,这就够了,考虑那么多干嘛?观众又不是个个要出书,写论文。不过在此还是想告诉大家,有机会还是看看原版的《西》和大唐历史,这样再看《大》也会更添乐趣!而听相声也是如此,多听听不同的版本,也会受益良多,毕竟不同的演员使用的包袱和表演手法是不一样的,而且你也真正知道了什么是好,什么跟可乐,什么更好笑。但什么都不做也没关系,在听相声的时候有那么几分钟你真正的感觉到了快乐,相声的目的就达到了,演员也可以心安理得的收钱了!!!
我的博客

郭德纲也具有相声的正根,所以他比《大》传统比《西》现代,可以被现在的人所接受,毕竟喜欢老艺术家的还是少,但郭这么作不过火,他的跟还在,还具有太平歌词、贯口、单口相声、传统段子、柳活的特点,所以郭的走红是必然的。有些人就很过火:不说普通话,不会太平歌词,人家一问“什么是说学逗唱的唱啊?”“长沙弹词!!!”

我自认为补充的很好,最佳答案给我?

http://baike.baidu.com/view/5787.html?wtp=tt

不错!!

很好很好~~~~~~~~~~~比我的好塞!

<大>shinega

大话西游一种游戏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