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钟姓全是少数民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3:09:46
是否钟姓全是少数民族?最好带上附录。

汉族姓氏 钟姓是个拥有人口较多的姓氏,在当今中国姓氏中居于第56位。

  关于钟姓形成的时间及原因,古人的谱牒学家说法不一。唐人林宝《元和姓纂》云:“钟,宋微子之后,桓公曾孙伯宗仕晋,生州犁,仕楚,食采钟离,因氏焉,子孙或姓钟氏。楚有钟仪、钟建,又钟子期与伯乐为友。项羽将钟离昧,昧中子楼(应为接)亦单姓钟氏。”这里所说的“宋微子”是殷纣王的哥哥,西周初期受周公旦之封在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为宋国的开国君主;宋桓公是宋国第19位国君,他有曾孙叫伯宗,在晋国任大夫,被称为“晋之贤者”但因忠直敢谏,得罪了执政的却氏,结果被杀。伯宗的儿子州犁逃到楚国,后任太宰,食采于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其子孙以邑为氏,分为两姓,一支为复姓钟离。春秋时楚国有郧公钟仪,大夫钟键,还有善于听琴、与善鼓琴的伯乐结为知音的钟子期。秦末有伊卢(在今江苏连云港市海州镇西南)人钟离昧,为项羽将,其第二子接,开始居于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为避仇,省“离”单姓钟氏。

  据《左传》记载:鲁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郑人“囚郧公钟仪,献诸晋”;鲁成公十五年(公元前576年),“晋三却害伯宗,谮而杀之,及栾弗忌。伯州犁奔楚”。这说明在州奔楚之前楚国早已有钟氏。因此;宋人邓名世《古今氏书辨证》说:“钟建乃仪之后,而子期又建之孙,皆非出自州犁”,“今宜曰:钟仪之先仕楚,以所食邑为氏”。但是,钟仪的先人“食邑”在何地?邓名世没说,古籍也没有记载,所以,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认为钟氏“当是以官为氏”。据《周礼·春官》记载,古代有官名钟师,掌击钟奏乐。如按张澍所说,则钟姓最早的一支系以官为氏,是周期乐宫官钟师后代。

  如上所述,行秦时期的钟氏,主要居住在楚国境(今湖北、湖南一带)。从汉代开始,以后数百年间,颍州长社一直是钟氏的发展繁衍中心,这里曾孕育出许多杰出人物,所以,许多姓氏书均说钟氏望出颍川(郡治在今河南许昌市东),钟氏族人大都以“颖川”为堂号。东汉时,长社人钟皓,隐居不仕,在密山以诗律教授,门徙达千余人,其7世孙钟雅,西晋末随晋室渡江,居于建康(今江苏南京), 在东晋元帝时为丞相记室参军,后官至御史中丞。据《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载,晋代从中原入福建省共13姓,其中有钟姓。与此同时,钟氏还有迁居今浙江绍兴者。钟雅的7世孙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