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烛影摇红》这首诗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4:58:49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惜春 王诜

〔题考〕 此调本名[忆故人]。【能改斋漫录】:“都尉[忆故人词]云:‘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无奈云沈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徽宗喜其词,犹以不丰容宛转为憾,遂今大晟府别撰腔,周美成增益其词,而以首句为名,谓之[烛影摇红]。”是本曲腔调,始创于徽宗时,牌名则改自邦彦。【漫录】所引,即今词后阕,而“烛影摇红”以下,辞多改易。盖当时之[忆故人]调,只四十八字,即此词半阕,分作前后阕。南宋以后,易名[烛影摇红]始加双叠,成九十六字耳。

〔作法〕本调九十六字,前后阕同。起为四字平句,第一字可仄。第二句为仄韵七言句,惟第一字必作仄,第三字可平。第三句与[御街行]第三句同。第四句为五言仄句,协韵。第五句六字,为仄仄平平仄仄,第一、三、五字平仄不拘。第六句七字,上三下四,协韵;平仄不能移易。第七、八、九三句,均为四字,首句仄收不用韵;次句平收而“得”“见”二字俱可作平;末句为平平平仄,不可假借。本词“不”字,为入声,作平声。
香脸轻匀,
⊙●○○(句)
黛眉巧画宫妆浅。
⊙○⊙●○○▲(仄韵)
风流天付与精神,
⊙○○●●○○(句)
全在娇波转。
⊙●○○▲(协仄韵)
早是萦心可惯,
⊙●⊙○⊙▲(协仄韵)
更那堪、
●○○(豆)
频频顾盼。
○○●▲(协仄韵)
几回得见,
●○⊙●(句)
见了还休,
⊙●○○(句)
争如不见。
○○○▲(协仄韵)

烛影摇红,
⊙●○○(句)
夜阑饮散春宵短。
⊙○⊙●○○▲(协仄韵)
当时谁解唱阳关,
⊙○○●●○○(句)
离恨天涯远。
⊙●○○▲(协仄韵)
无奈云收雨散,
⊙●⊙○⊙▲(协仄韵)
凭栏杆、
●○○(豆)
东风泪眼。
○○●▲(协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