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节日,需要你的看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2:41:22
我要做一个综合实践的调查报告。
想针对“中国传统节日逐渐受到冷落”的话题来进行调查。
希望收集大家对以上话题的态度意见等。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节日?
如何传承中国传统节日?
可以随便的说,谢谢。

我觉得传统节日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承很多年代,具有历史价值。虽然现在很多西方节日传入中国,但是传统节日不能忘。可能没有机会过,但一定要牢记在心,我想这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吧。让传统节日不断延续下去。

还是觉得中国人的有些传统节日是很好的,如清明节,即使远在遥远的他乡,大家都会赶回来扫墓祭祖的,就说这些。

不可否认,由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的节日民俗文化有所淡化。以端午节为例,很多人对端午节的意义知之甚少,生活在高楼大厦中的孩子们不识菖蒲、艾条模样,没有条件参加赛龙舟,也就难怪他们把“端午节”视为“粽子节”“吃货节”了。

在这个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工业文明转化的时代,传统节日仪式上的淡化虽难以避免,但节日若是被人们淡忘,甚至寻觅不到一息对传统节日的记忆,那将是危险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不尊重不善待传统文化,难免逐渐丧失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弘扬传统节庆文化,让人们懂得怎么过节,也发自内心地喜欢过节,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重视的课题。

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要有所作为,积极支持和鼓励民间以多种方式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让人们在休闲娱乐中感受文化韵味。比如,可以多举办一些群众喜爱的民俗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体验和感受传统节日文化。此外,节日文化的传承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比如,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多开发一些物美价廉的节庆文化产品,利用新媒体多创作一些易于传诵的节庆宣传品。

尤为重要的是,文化和教育部门亟须有意识地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将民俗文化内容写进课本,融入课堂和社会实践中,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使青少年成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者、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