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有哪些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2:33:47

杜甫草堂是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又称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杜甫在颠沛流离中到了成都,靠友人的帮助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就是在这里写的。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北宋以来,在诗人故居处建园立祠,供人瞻仰。当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已存在了。现在的草堂,实际上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建的一所优美园林,总面积约20公顷。
“大廨”里陈放着国画杜甫堂全景和杜甫生平介绍。“诗史堂”正中是杜甫行吟的塑像,壁柱间悬挂着历代石刻杜甫的拓片、木刻板和纪念诗人的对联;两侧陈列室展出近代书画家的“杜甫诗意画”和书法。“工部祠”内有杜甫彩塑像,明、清石刻像和两通“少陵草堂图”碑刻;后人把在四川当过地方官的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和陆游,也塑像配祀祠内。“工部祠”左边的“草堂书屋”和右边的“恰爱航轩”,陈列着宋代以来各个时期的古版杜甫作品和各种外文译本。
杜甫草堂内溪流环绕,竹木葱茏,台池阁掩映在花木丛中,是一处颇有特色的祠宇园林。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多了,你看一下杜甫的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