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多精神是指什么精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0:39:31
能用到作文里吗?

应该是不抛弃、不放弃吧!呵呵!具体来说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许三多身上的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精神是值得我们肯定。但我们要看到吃苦耐老任劳任怨的精神从来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特征之一,在任何朝代,在我国城市乡村,我们都能看到很多许三多的影子,我们都能体会到中国人关于活着就有意义的诉求。

而许三多精神的另一面恰恰就是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展示,对领导的绝对服从,从不在乎公平公正,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目光短浅,缺乏独立的思维能力。对权威的服从贯穿全剧,小时候心甘情愿当龟儿子,老子要打屁股,所能选择就就是爬在那里把屁股翘起来,被村里同伴欺负毫无反抗之力,也无反抗之意,当兵以后从权威更是绝对服从,无论是在五班还是在钢七连或者老A,许三多都展示的是绝对服从权威的机器战士形象,和成材,吴哲等有头脑的军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们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许三多这样的人很难成功的,在我们的周围尤其是乡下,有成千上万许三多这样的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中国人穷其一生没有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电视剧却让许三多成功了,因为他遇见了“贵人”、“上帝”,史班长、老团长和老A的袁朗被许三多精神感动,改变了许三多的命运,否则他就要在草原上守两年基地回家继续当龟儿子。

这个故事不能不让我想到毛领袖《愚公移山》中的愚公精神,愚蠢固执,能吃苦耐闹,从不怨天尤人,把改变自己的命运放在挖山不止上,从不向往走出大山,挤进山外的社会,去抗争挑战现有社会秩序,去赢得新的生存空间。愚公的结局和许三多一样,终于彩票中大彩,感动了上帝,借助上帝之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愚公的精神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当成几亿人学习的圣经,几亿人学有成效,不用自己的脑子想问题,甘当愚公,无论是反右大跃进,还是文化大革命,如果没有几亿愚公发扬愚公精神,怎么可能酿成民族灾难?只是这次愚公没有感动上帝,而是被上帝耍了!

中国人不仅需要愚公的精神,更需要民主意识,让大多数中国人不再当愚公,不再把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上帝”的慈悲上,寄托在出几个“青天”,“好官”上,那才是中国人的希望。国际歌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全靠我们劳动者自己”就是民主精神。我们的“上帝”和我们的命